第1157章 趙老建議(1 / 3)

有關爺爺李沛偉歸宗一事,五月份才議定,暫且偃旗息鼓,為什麼趙家又開始發力運作?

這件事的背後,要比李承想象中更複雜。

當然,根本原因源於李承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的表現。

如果說以前的李承,隻是有著“俠州傑出青年代表”“未來頂流”的趨勢,那麼,經過東南亞金融危機,他已經實打實擠入俠州頂流圈層。

此時的影響力,和上半年的他,已經截然不同。

趙家很自然的希望盡早完成李沛偉歸宗這件事,以增加雙方合作中的權重。

而且,趙家認為,又恰逢俠州金融危局,國內部分領導層希望穩住,甚至拉攏李承成為應對危局幫手,這是個不錯的時機。

因而,趙家聯合保商利的那幫人,以及國內文物界的魏老等勢力,再度重啟這件事。

還別說,趙一河的眼光還是很精準的。

這一次,以工商聯聯合陣線、民委民貿會和文物局宗譜考察辦公室三家聯合名義,重新遞交一份申請報告,高層態度變得模糊許多。

有人私下透風,隻要梧州李家沒強烈反對意見,上麵樂見其成。

相比上一次的回複,這一次,上麵沒提民革委,很顯然,他們可以出麵約談李任潮老先生生前所在民革委,統一意見。但是,上麵的人,不願意摻和梧州李家的家事。

開國副主的身後事,既是家事也是國事。國事易定,家事難辨,還容易留人口舌。

說麻煩,還真的挺麻煩的!

趙家等人很清楚,上麵為什麼說梧州李家會反對。

首先,登記在冊的大房二房會以“有礙祖上清譽”的名義反對。

這隻是借口,實則是擔心祖上餘蔭被攤薄。

李任潮是開國副主席,他留下的餘蔭還是很渾厚的。大房前後出了兩任副國級的人代副長,就是明證。去年,李佩瑤又因意外去世,無論是出於補償還是穩定局麵,勢必又有餘蔭,隻是,上麵還未做好兌現的決定。大房和二房後人,虎視眈眈呢。

他們又怎麼願意在這節骨眼上,多一個競爭對手?

趙一河聯絡李沛瓊,就是希望得到他的支持,讓梧州李家大房二房的鬆口。

李沛瓊是李任潮老先生現存最長的兒子,他說話還是有一定代表性,另外,李沛瓊是美籍華裔,因為國籍限製,他本人肯定很難繼承到李任潮老先生的餘蔭。

李沛瓊完全有可能成為突破口。

不得不說,趙一河的這一手,還是很漂亮的。

另一強烈反對者,是一直努力入籍的三房李保合一脈。

三房一脈,雖然未被正式錄入宗譜,可是他們手中有一枚利器,那就是李任潮老先生當年給出的婚姻聘書。因此,李保合作為李任潮的後人,其實是既定事實,已經得到上麵和李家的公認。

但是,可能出於“有礙名人清譽”的考慮,上麵一直沒有正式將其錄入梧州李家宗譜。當然,更主要的因素是大房二房明裏暗裏的反對,同時李保合的盟友,支持力度不足。

如果李沛偉作為四房後人,先三房一步列入宗譜,那三房李保合等人能樂意麼?絕對會大吵大鬧——相比四房典型的無名無分的“外室”,三房可是有明媒正娶的“婚書”!

如何讓李保合等人“閉嘴”?

趙一河心中有所規劃,但這需要李承拿出態度。

生日宴會,簡單不簡樸,一番熱鬧之後,外賓紛紛告辭。

李承正打算帶泰勒離開,孰料,趙一河先行開口,將李承留下來。

後院的小花圃房,小而精,檀木架子上,三隻陶盆劍蘭、兩隻淺盆水仙綠意深濃,還有兩盆泥金九連環,算得上是菊花中的名品,花發正當時,高下次列,滿室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