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始皇銅權(1 / 2)

李承並不在意羅朝暉是真缺錢才出藏,亦或者想認錯道歉什麼的。

事實上他還真的沒有心思繼續搞對方,畢竟,四叔間接充當和事佬,這個麵子要給的。

當然,他更不想見到這個人。

至於眼前這兩人,李承也有所判斷。

元洪偏油滑,注意,生意場上,油滑永遠不是貶義詞,馬屁精同樣不是。

從他剛才講述東方紅集團的發展曆程和產業布局來看,這人的能力還是有的,等東方紅集團整改完成,他少不了一個副總或者部門總經理職位。

至於巴伯爾,應該也有些能力和水平,否則羅朝暉也不會和他結交。

李承從來不因為和羅朝暉有糾葛,就把他當成笨蛋蠢貨看待,恰恰相反,在東方紅集團被收購一事中,羅朝暉很懂得取舍之道。

這是一個聰明人。

他能選擇元洪當總經理,略顯耿直的巴伯爾當藥理總監,還是有道理的。

巴伯爾之所以“端著”,其實是“知識分子”的傲嬌心態在作怪——我有本事,新老板你得三顧茅廬我……這種“端著”,恰恰也說明,他可能真的有點本事。

李承隨即將公司退市、整改,以及北美的西洋參萃取醫藥公司的事情,大略說了一遍。又讓元洪配合何明軒出一份整改方案,讓巴伯爾從藥理中心挑選幾名骨幹做好去北美的準備。

事情談完,半上午過去,李承擺擺手讓這三人先離開,自己手頭還有一大堆事情呢。

最近幾個月忙著亞洲金融危機掘金,落下很多業務沒時間處理。

李承打開電腦,翻看電子郵箱,已經有上百封未讀郵件,雖然不用特別回複,但想要把它們全部看完,以現在的網速,還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

瀚唐總裁辦公室的實施雙彙報流程。

即各家公司的重要事務都會呈報給顧問團,由顧問團先行篩選和備案,特別緊急事務給李承過目審閱,一般重要的由顧問團審核。但同時,這些事務也必須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給李承抄送一份,讓他實時跟蹤了解情況,額,也算是備檔。

一上午,李承一邊翻閱郵件,一邊招待上門的各個公司的負責人。

有些日子沒來公司坐班,一幫老員工上來敘敘話,聊聊工作中的問題,人之常情,李承不好推辭,就是浪費了一杯又一杯的好茶,讓馬麗婭那丫頭對這些坐個幾分鍾就走的員工,頗有意見。

不過,這些人的聊天中,確實有兩件事比較重要。

其一是《九十年代》雜誌社的李怡,

他正在籌劃把上次調查組所做的《東南亞族群現狀及族群關係社會調查報告》,做成圖片文字記錄本,刊登到北美的《新聞周刊》上,想著能不能衝一衝“普利策調查性報道獎”。

普利策獎一共有十四個新聞獎項,另有七個創作類獎項,應該是對新聞工作者的最高褒獎,有點類似於奧斯卡之於影視圈。

李怡選的平台不錯,《新聞周刊》是北美傳統的三大周刊之一,很有影響力。隻是,任何獎項,其實都不缺少公關,還有宣傳,單純靠一份周刊,力度肯定不夠。

為這事,他上來求助李承,希望李承能利用他在北美的影響力,幫忙衝一衝獎項。

如果能拿到普利策獎,對於《九十年代》這本半死不活的雜誌而言,絕對是巨大聲望收獲,興許能改變它的窘境。

李承答應全力支持,並幫忙聯係的老板泰德·特納。

如果在幕後推動,想來難度會小很多。

另一件事則是莊淑鳳的《時尚》雜誌。

上次回國內,莊淑鳳建議收購一本時尚、生活類的雜誌,做三人組藝術品以及伊蓮娜服飾的主宣傳平台,這個方案李承同意了。

等莊淑鳳收羅了一大堆港澳台和國內的雜誌,又考察了幾家,隻是,在最終的選擇上,和吳衛忠鬧了點分歧。

分歧在什麼地方呢?

吳偉認為,做時尚雜誌不用那麼較真,先買一家雜誌社,然後安排工作人員,拷貝歐美或者東瀛的一些時尚刊物風格,等有固定群體之後,再慢慢打造自己的風格。

其實,李承也是這意思。

毫無疑問,這是最快捷的方案,後世的亞洲時尚雜誌,基本都這麼幹的。但你還真不能說是抄襲,因為時尚的基本元素就那些——人、服裝、色彩、佩飾以及背景等。

可是,莊淑鳳心氣很高,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這態度,李承很認可,因此,當吳衛忠和他聊起這事時,他還特意讓吳衛忠別插手,隨莊淑鳳自己拿主意。

可莊淑鳳加入公司時間不長,希望能獲得李承的親自點頭做背書。

她上來時,拿著宣傳部出具的方案,厚厚的幾十頁。

莊淑鳳想要打造一本“古典風”雜誌,以歐美、中國、東洋等古典藝術為特點的雜誌。

格調,肯定是有的,也有利於三人組藝術品的展示,可是,李承感覺有點“高冷”。

要做的是一本能有粘性的雜誌,就不能高高在上,如何做一本既有格調同時還讓讀者覺得離自己不那麼遠……兩人就此,聊得時間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