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順德李氏(1 / 2)

有關龐國興為什麼自己不開店要加入李承的北山堂,就為那百分之五股份?

有人不理解,解釋兩句。

古董行有一句話叫“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很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有偏差,認為古董行賣假貨以謀取暴利!

這句話,還真不是這意思!

而是在形容古董行的“繃貨”,也就是囤貨所帶來的暴利。

舉個例子,一件大康(康熙朝)官窯瓷器,93年的價位為兩百萬港紙,古董店鋪收進,一直繃到三年或者五年後出手,它的市場價格,很有可能就漲到六百萬甚至更多!

這一單買賣做成,純利潤就是四百萬!這才是古董行“吃三年”的真正意思。

如果是93年吃進,94年就出手,它的利潤可能就二百五十萬,那就低太多。

因此,“繃貨”是古董行獲得暴利的最強大方式。

但是,不是誰都有資本玩得起“囤積居奇”的。以龐國興那千萬級別的資本,是囤積不了幾件好東西的,而且囤積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會影響店鋪的資金流。

所以,他開的店鋪,利潤注定不會很高,多是走短平快,賺點“小錢”。

但是,李承的資本足夠雄厚,他完全可以玩“繃貨”,就像他在京城,囤積了一批明清家具,你當他真的準備玩博物館?

呃,建設明清木器博物館是沒錯,但是,也有“繃貨”的意思在裏麵——國內古董家具高峰時代遠未到來,等過個十年八年,肯定會出部分藏品的。

這也是觀複博物館的經營模式——馬嘟嘟可沒少出貨,他要是靠純靠門票收入,早就餓死!

所以,龐國興舍棄自己創業而加入北山堂就不難理解。

………………

李承哼著記憶中的小調走進院子,手中拎著一條野生石斑,吳偉手中則拎著一袋子白鱔。

這是剛才經過樂古道街口海鮮市場時,李承想起泰勒這兩天吃啥吐啥,他便琢磨著買些味道鮮美的海鮮,看看能不能吃一點。

湊巧,有一個魚販子在賣野生魚,李承便停車買了一些帶回來。

無論是野生石斑還是白鱔,味道都極其鮮美,白鱔更是孕婦的“食寶”。

白鱔學名叫鰻鱺,其肉質中,含有大量維生素、蛋白質和DHA,這三者無論是對孕婦的肌膚保養、孩子的頭腦發育以及保護胎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院子中,泰勒正陪著婆婆,坐在院中草坪的藤椅上,不知道再聊什麼。沒看見李大樹,還有小妹李加文。

見李承進院,兩人都站起來,泰勒喜笑顏開,微微躬身,“歐巴,您辛苦了。”

李承朝兩人笑笑,將手中的石斑魚遞給吳偉,讓他送到廚房,“今天玩得還開心吧?加文呢?”

“他們父女去前麵的白沙堤看落潮,估計快回來了。”關嘉惠回了一句。

她眼睛還是很尖的,看見塑料袋中的白鱔和石斑魚,馬上來了興趣,捋起袖子,“那個石斑魚和白鱔是吧?我來露一手,做個紅燒白鱔,讓小金嚐嚐我的手藝。”

關嘉惠匆匆走了。

其實,無論是李承,還是李大樹夫婦,都還沒有摸索出雙方怎麼相處的方法。

譬如關嘉惠,她肯定想和李承親近,可是真要在一起時,又不知該如何表達這些年相離的愧疚,也不知該如何和李承說親近話。

李承同樣如此,原本一個人的生活中,突然冒出父母和妹妹,他也沒想好怎麼相處,那一聲爸媽怎麼也喊不出口,所以,今兒一大早就借口公司有事出門。

反倒是泰勒,她與李大樹夫婦及妹妹李加文相處更自然。

關嘉惠對這個兒媳婦那是好的不得了!

院子中,剩下泰勒和李承,兩人漫步往家走。

“今天我給叔叔阿姨,還有加文,買了些衣服、手表,稍後歐巴看看合適不?”

“你買的,肯定合適。”想心思的李承,扭頭朝她笑笑。

“對了,我還帶著阿姨和加文去祖兒珠寶,挑了兩隻手鐲。阿姨不要,我說這是你的產業,她才勉強收下。”

李承的手臂搭在泰勒的腰間,“嗯,你處理的挺好的。”

幸好有泰勒。

如果沒有泰勒在中間潤滑,李承還真不知道如何跟他們相處。

“爺爺奶奶,還有你爸你媽,他們的機票定好了嗎?什麼時間?”

無論是李承找到父母的消息,還是泰勒懷孕的消息,都讓金家人震驚,金博明和金辰英在簡單商議之後,就決定盡快趕到香江,與李承父母見一麵,順帶著商量兩人的婚事。

“奶奶、母親和哥哥嫂子會盡快過來,正在辦理出入境手續。”泰勒抬頭朝李承展顏一笑,“爺爺,還有阿爸,因為手中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所以可能要遲幾天。另外,爺爺的意思,等四叔那邊的事情忙完,再談我們的事,可能更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