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重鼎回歸(1 / 3)

還真不是李承心思重,想得多。

鍾銘、陶然、何喜華、馬崇峰幾人做完報關資料,遞交給東京成田機場海關,立即引起東京海關部門的重視。在執行嚴格的例行檢查之後,馬上有人將這份名錄,傳真到文部省主管文物進出境的文化財保護委,核實是否有出入境資格。

東瀛文部省文化財保護委,性質上有些類似於國內的文物局,但職權要比文物局更大,更像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管委的合體,涉文保的都可以插一腳,真正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

收到這份傳真名錄之後,文化財保護委的人嚇一跳,篆刻銘文的青銅鼎就有兩尊,其中更有一尊超大青銅鼎,內刻多行銘文,更何況還有一百多件其它文物。

都不用細查,先來個電話“暫扣待審”!

東洋海關的兩位工作人員,很快出來微笑著解釋,“過關貨品,需要通過文寶財的名錄審查,所以,需要封存。請等候消息!”

成田機場海關處,頓時熱鬧起來。

昨天趕到的律師團,在鍾銘的帶領下,立即組織抗告——這是一批有著詳細交易記錄的古董古玩,而且屬於私人藏品交易,不在文化財的限製名錄中,為什麼不能快速出境?

國內、香江、彎彎三地九家媒體組成的龐大隨行觀察團,沒想到真的發生糾紛,立刻來勁了!長槍短炮,記錄下這一片段,消息很快傳回三地!

現場,昨天趕到東京,與鍾銘、馬老等人彙合的吳衛忠,對李承佩服得五體投地——還真的出事了!他馬上撥通李承的電話。

李承正在饒老家中,接受幾位老教授的表揚呢。

其中,港大的老家夥有施組鄉、徐善展、馮仁平;中大的則是劉殿爵、餘英時、白先勇(白崇禧的兒子);科大的鄭國漢、吳敏瑞;浸信會的羅莎德。

這些老家夥,無一不是香江文學係或者古言文字學方麵專家,都是聞訊而來,欣賞“小盂鼎”照片及銘文拓印的。

花費三個億港紙,雖然讓他們咋舌,可是,能把失蹤多年的小盂鼎找回來,依然很值。這些老頭子老太太,對於老饒的這名弟子,各種花式誇獎,都快讓李承找不著北。

電話響起,李承借口接電話,溜到院子中。

“老板,您猜對了,海關的人扣押待審。”吳衛忠急匆匆第一句話,李承眉頭微皺。

雖然他有心理準備,也做好預案,可真發生後,還是挺失望的。

“現在什麼情況。”

“按照昨天的計劃行動。羅大狀和衛大狀帶資料去美中大使館尋求幫助,稍後兩人一起去文部省抗訴,鍾銘大狀正在現場抗告,幾家媒體正在拍攝和質疑……”吳衛忠的話語很快,幾句話將現場情況彙報給李承。

看來,預則立,不預則廢,誠不我欺!如果自己昨天沒做好準備,今天一準手忙腳亂。

李承輕嗯了一聲,撓撓眉心,“你和吳偉,帶領安保,把東西看好。”

“您放心,剛才馬老也說了,我們會組織人手,輪流在倉庫值班的。”

電話中,囑咐吳衛忠要注意大家的安全,又給馬崇峰馬老去電話,勸老爺子別著急上火,這邊已經做好安排,很快就能通關。最後又給吳偉電話,叮囑他看好人員和貨品。

事情真的發生後,李承反而不是那麼擔心。

這件事的解決,已經不是海關,甚至不是自己,而是……上層和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