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準備進場(1 / 3)

兩架直升機,降落在鬼山山穀布萊恩金礦礦口前的平地上,李承抱著兒子,從舷艙出來,又伸手讓泰勒搭著下來。

嗬嗬,原本的尋寶活動,變成他們一家三人的郊遊。

尋找印第安寶藏過程中的最大難題,就是確定當初馬什船長的後勤基地究竟在哪兒。

現在,李承能肯定,自己的推論沒錯!

馬什船長是西班牙裔,他為兒子取了個“潘沙”的名字,極有可能來自《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文學巨匠塞萬提斯·薩維德拉於1605年開始創作的長篇。這部出版後,受到熱烈歡迎及追捧,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步現代”“世界文學瑰寶”等諸多讚譽。

主角吉桑諾,也就是堂·吉訶德瘋子般行徑,被各種解讀,連他找來騎毛驢的侍從,隔壁鄰居,老實巴交的農民桑丘·潘沙,也深受讀者喜愛。

桑丘·潘沙的性格與主人公唐吉坷德相輔相成:主人耽於幻想,他處處求實;主人急公好義,他膽小怕事。最初顯得愚蠢,後來逐漸愚中帶黠,在他被公爵夫人捉弄而做了“總督”時,斷案公平合理且機智,為官清廉正直,盡管隻有短短幾天,卻做出了政績。桑丘不像堂吉訶德那樣生活在海市蜃樓之中,而始終保持著講求實際的性格特點。

這樣的形象,是很受歡迎的。

因此,在問世之後,不少西班牙家庭,把“潘沙”作為孩子的小名。馬什船長作為西班牙裔軍官,很有可能也是因此而給兒子取名“潘沙”。

從日記中不難發現,馬什船長在整個行軍過程中,充斥了對兒子“潘沙”的懷念。因此,當他聽到這個地方名字叫“桑丘”,盡管隻是諧音,但毫無疑問,他的心情應該是很不平靜的。

於是,他做出將桑丘山穀作為後勤基地的決定。

至於說是否違背軍隊後期駐紮規範條例……

拜托,那是1876年,北美內戰結束時間並不是很長,相關條例的執行,未必那麼嚴格。

更何況,馬什船長有著充足的理由,譬如背靠沼澤,安全係數更高什麼的。

理由隻要找,總是有的。

同時,桑丘山穀作為後勤基地,還有兩條不起眼的證據:加特林機槍和山炮沒能及時送到前線;以及漫天的蚊蠅。

美軍上世紀八十年代裝配的加特林機槍是帶有兩隻輪子的,山炮同樣如此,因為地處沼澤地,這種輪式重裝備想要快速運往前線,難度太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卡斯特團長,也算被馬什船長坑了一把。

另外,印第安人放馬養牛,霍恩河兩岸的蚊蠅確實很多,但想要達到“漫天”級別,似乎沼澤地帶更合適。

因而,當李承將自己的分析簡單陳述一遍之後,其結論得到老蒂姆和安德烈等人的一致認可!大家很快得出另一個結論——如果有印第安黃金,八成被馬什船長沉到某一個沼澤泥淖中!

還有什麼比沼澤泥淖,更適合快速處理那些箱子盛裝的黃金和金沙?

老蒂姆懊惱不已,走眼了!

這位西班牙裔船長,還真的把後勤基地,放在最不可能的位置!

桑丘山穀,他確確實實走過,而且不止一遍,但是那裏連綿十公裏的沼渣地,看起來隻要有點頭腦的人,就不可能在那個破地方駐軍。

因而,他在帶領團隊搜查過幾遍之後,就沒再認真的去查找。

至於其它的尋寶人,有記錄確實有人去搜尋過,可是那裏的沼澤實在令人生畏。早些年,尋寶設備沒有今天這麼先進,想要靠一腳一腳蹚出寶藏,幾乎不可能,甚至還有隨時送命的危險。

至於說老蒂姆為什麼拿著馬什船長日記幾十年,都沒有將“潘沙”和“桑丘”山穀聯係起來,其中的原因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