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幾人或抱臂或叉腰,等在洞門口,對講機陸陸續續傳來裏麵的信息。
算不上好。
洞口垮塌長度在六米左右,堆積的巨石和碎石料,有十多米,洞內目前所能看到的隧道,寬幅兩米二,高度在三米左右。
要想將這條垮塌的隧道清理幹淨,至少需要五天到一周時間。
很快傳來第二條消息:發現一具屍體,以及散落的武器。
如同李承所料,洞門口位置有一具斜躺著的屍體,下半身整個被垮塌的一塊巨石壓住。這人肯定是被活活疼死,或者餓死,或者失血而亡。
聽到這條消息,李承腦海中閃過付老那幅人畜無害的麵孔,還有他央求自己尋找祖地的事情。
此人的死,極有可能與付老有關,畢竟,他是最終生存者之一。
李承並不會因此就去定義付老究竟是善是惡。
也許,這是老爺子在當時為了自保不得不走的一步!更何況,人本來就有兩麵,在某個特定環境中,做出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隻是付老那不為人知的一麵,表現得更殘酷。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此後幾十年,付老一直沒有再來菲律賓尋寶。
絕不是忘了或者他看不上,而是第一次尋寶時噩夢般的經曆,讓他心有餘悸,同時,人總是下意識的躲避自己曾經犯下罪惡的地方。
所以,他沒再來。
同時,也能解釋為什麼他在告訴自己這條消息時,他一再強調,沒去挖寶。
這句話,極有可能並非他故意說謊,而是腦海中的自我意識,在保護他不為噩夢所困擾,所做的一種自然選擇。
1994年,英格蘭利物浦,有一位十四歲的少年,因不滿繼母的行為,錯手殺害了對方。當時,他自己也嚇傻了,手握凶器呆立在現場,被聞訊而來的鄰居發現。
可以說,這是一個人證物證俱全的凶殺案。
但是,在審訊時,這位少年矢口否認,他的話,連測謊儀都測不出來是否撒謊。
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的杜拉克教授,就此研究並提出“自我意識封閉與暈輪效應”觀點。他認為,這是人腦在極度自我封閉保護狀態下,所做出的它認為對的選擇,還真不是撒謊!
李承這幾年為了研究腦海中多出來的三段記憶,可沒少看心理學和腦神經學的書籍,付老的狀態,與那位殺人少年,極其相似。
很快,第三條消息傳出來:距離洞口約二十米處的一道鋼閘門,被人為破開,使用的工具是氣割槍,方式是氣割挖孔,然後用炸藥拔掉鐵門上下柱。
同樣不算好消息,被人捷足先登,總是讓人糟心。
第四條消息,幾乎同步傳來:鐵門後,是一處麵積暫時無法預估的大空間,被一條通道,隔成兩部分,左右兩側全是木板隔間,發現野戰醫院標識,部分房間發現密封容器,有武器彈藥,燒毀文件的痕跡……一條條發現,從對講機中傳出。
暫時尚未發現危險,也許當時有,被付老他們進來時排除。
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內部空間的邊緣地帶。盡管很可能裏麵三人的搜索速度很慢,可這也表明內部空間,大到讓人難以想象。
李承一直在等待,最重要的一條消息傳來。
可是,老蒂姆不願再等,剛才傳回來的諸多信息表明,這座山體工事中,完全有挖掘的價值——截止剛才彙報回來的消息表示,山洞內至少有二十隻各種各樣的密封箱體,有油罐箱,有木箱,有鐵皮箱,還有散亂的柳條箱。
他右臂高舉,“開工開工!寶藏就在眼前,豐厚獎勵馬上到手,大家加油,把這些阻礙我們拿到綠油油美鈔的該死碎石子,都給扔到太平洋去!”
現場的人嗷嗷叫著,又開動機器。
李承手中抓著一隻對講機,和傑夫兩人往旁邊閃了閃,讓開工地。
對講機又傳來滋啦滋啦的聲音,接著傳出來安德烈喘息聲和喊聲,“傑夫!威爾斯!老蒂姆!湖底有發現!我們在湖底有發現!”
嗯?湖底有發現?真是個好消息!
盡管對沼澤地和湖底藏寶,有所預期,可是真當消息傳來,還是讓工地一陣歡騰。
“喔噢,真是個好消息,安德烈,你們發現什麼?”傑夫捏著對講機,笑著問道。
“哈哈,一輛被淤泥覆蓋的輪式卡車,車鬥中有箱子,看起來,密封了什麼東西在裏麵。”安德烈笑得很大聲,很得意。
“嘿,你們可得小心,千萬不要是什麼毒氣彈或者化學藥劑。”傑夫笑著說道,同時對李承比劃個湖麵方向的手勢,等李承點點頭,又說道,“我們馬上過去,具體情況,當麵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