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寧波大廈一層,遊客很多,李承、鍾銘還有吳偉,夾雜在人流中並不起眼。
浙省的這次項目推介會,可謂精心籌備,聲勢不小。
寧波大廈一層,是十多個地市的各自展位,每個攤位都有十五到三十平米不等,不僅有重點項目沙盤、文字介紹,部分地市的攤位,還帶來一些農特產品、手工藝品、外貿服裝、小五金等,希望借此機會,推向港島和國外市場。
閑逛的過程中,李承三人已經被無數次告知,大廈的八層九層,是項目洽談會的正式地點。
如果參觀者對某一項目感興趣,會由一樓展位上的服務人員,引領到八層九層對應地市的洽談間,進行下一步深入溝通交流。
整個項目推介會期間,還會舉行兩場高峰論壇——昨晚李承就拒絕趙帆的親自出席邀請,但他允諾讓吳衛忠與何喜華等集團中高層參與。
可以說,這次推介會的流程,相當正規。
不僅如此,浙省商貿團還找到“寧波老鄉”六叔,在無線電視台,提前播放好幾天有關這次推介會的電視廣告,這也是開先河之舉。
不愧是沿海城市,搞商業開發招商引資,真的很有一套。
三人轉過一圈之後,手中提滿手提袋,裏麵除了各種項目資料外,還有一些精致的小禮品。
講真,李承再度覺得自己缺錢,這些項目中,有不少是值得投資且值得長期持有。
像寧波港務局提出的北侖港與寧波港的擴建招標工程。
一期投資十億港紙,即可占據港口運營管理公司三成五的股權。要知道,這是未來浙省第一大集裝箱深水海港,全國第四大吞吐量貨運港口,全球排名第十一。大約在2010年,在此基礎上再度擴建的寧波舟山港,牢牢占據貨物總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的寶座。
這種項目,若不是國內缺少建設資金,放在全球也難得一遇啊!
約等於……白送賺錢機會啊!
所以,他拿到這份項目介紹說明書時,第一時間遞給鍾銘,讓他趁早聯係吳衛忠,把這個項目圈定。稍後自己去找四叔和彤叔,大家聯合,將其打包。
又如環杭州灣城鎮化建設項目。額,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地產項目。
目前,杭州灣一帶還屬於村落居民的點狀布局,而在新的項目規劃中,允許民營資本與官方合資,成立聯合開發公司,進行帶狀城鎮布局。通俗來說,就是浙省有意向將分散的鄉村居民點,進行集中,這也就是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建設”。
項目總股本八個億港紙,對外放開股本五個億,可占股49%,分八期投資,工程時間段八年。
這個項目,也很有搞頭啊!政府牽頭城鎮化建設,妥妥的肥肉一塊!
諸如此類李承看上去“一眼賺”的項目,有不少,他隨便挑挑揀揀,就超過二十個,含基礎建設、公私合營、企業投資、產業引進、農特文旅藝術品合作等五大類。
可惜,這種投建類的項目,前期耗費的資本量太大,讓李承都生出一絲後悔,後悔前幾天在新加坡投資的四十四億新幣。當然,這話也就說說,新加坡的投資雖然獲利可能沒有國內這麼瘋狂,但是,資本的安全係數要高出很多,這也是投資者衡量項目的標準之一。
李承很看好,那是因為能看透未來。
鍾銘卻疑慮重重,他是典型的投資者思維,未慮勝先慮敗,國內的換屆體係,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朝令夕改,因而,重倉國內跨時間很長的基建項目,顯然不是良好選擇。
他更看好李承挑選項目中的那些偏“企業融資”項目。
譬如橫店集團的二輪融資項目;正泰電氣的企業改製項目;浙省長城電器的企業改製項目;浙東遠東化纖的三輪融資項目;浙商銀行改製融資項目;浙省旅遊公司改製項目……
沒錯,這些公司的項目也出現在本次商貿團中展位中,他們以單獨企業的身份,蹭團參展。
三人拎著沉沉的資料袋,走出寧波大廈,找附近一家咖啡館歇歇腳,李承需要仔細琢磨,自己究竟該怎麼應對。
2000年—2008年,正是中國敞開國門,歡迎境外資本進入的黃金時期,錯過這一時期,就意味著錯過投資中國的絕好時機。
如果李承從瀚唐參股或者控股的銀行調撥資金,是可以完成這些項目的投資,但是,這顯然是一種極為愚蠢的做法——不僅讓公司陷入嚴重的外債負擔,還無視投資風險。
這種投資風險,也許不是來自於項目本身,而是項目所產生的利益衝突。
這會兒項目剛立項,屬於資本保護期,資本確實有安全保障,但是,到盈利期時,幾乎可以肯定,會有眼紅的本土勢力來作梗。別以為頂個華人首富就有人怯你?世界首富又怎樣,微軟想要收正版的費用,該不了你依然不了你!
所以,聯合資本是唯一的正確方式。
怎麼聯合?就成為李承現在考慮的問題。
是內外聯合?還是強龍過江式的香江資本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