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凰兒雖然口吐鮮血,但進精神上卻換來了一陣怡人清爽,仿佛渾身上下的枷鎖被人取走,吐出的鮮血落地便成了黑水,發出“滋滋”的聲音。

劇毒!

看到這個場景,雪凰兒著實被嚇一跳。

回過頭,她看到白澤手中那隻異常扭動的白色大肉蟲子時,瞬間就吐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惡心醜陋的東西在她腦袋裏存在過的緣故,更是因為小時候她的那位白胡子禿頂老師曾教過她,於是乎一個令人生畏的名字脫口而出,

“南疆蠱後!”

南域南疆一帶,水土濕潤,草木豐茂,各種奇蟲怪草屢見不鮮,就連當地土著也未必能認全所有。南疆人自太古時期便有過蠱的記載,一種說法認為是人工培養的一種毒蟲。最原始的蠱是毒蛇或毒蟲被盛放在器皿中的樣子。相傳取百蟲於器皿中,讓它們互相吞噬,最後消滅所有競爭者活下來的就是“蠱”。

而另一種說法認為,製作蠱蟲的器皿也用於盛放食物,若裏麵有毒蟲侵入,人誤食之後就會中毒。所以“蠱”的本義當是能使人致病的寄生蟲。

經過幾萬年的傳承,南疆人養蠱早已屢見不鮮,對於控蠱之法更是上百上千,蠱的種類與作用也是數不勝數。

其中“南疆蠱後”,蟲如其名,乃蠱中之後。運用秘法送宿主體內,便以會順著血管進入宿主腦中,且享用腦髓為食。能讓人死亡,或者生不如死的蠱蟲多如牛毛,但為何它卻被稱為“南疆蠱後”呢?

原來,這蠱算是一種本命蠱蟲,養這種蠱的人,必須從出生開始就用其血肉滋養它,利用特殊藥物與手段將其馴化,使其認主。然而認主的過程也充滿了危險,即便步驟都對,到了最後一步也是可能被蠱蟲反噬。但隻要成功,此蠱便隻能為其一人所用,且言聽計從。

“南疆蠱後”沒有明顯的四肢,但其口器若仔細觀察能發現,周圍遍布了無數細小絨毛,當其進入顱內,這絨毛便會變長,滲透進腦組織中,幹擾並代替原本的神經元,從而達到控製宿主的目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何雪凰兒無法脫身的原因了!

若放任不管,日久天長,當宿主的腦袋全部被吃完,它的絨毛會更長更細更複雜,最後將完全取代宿主的大腦位置。

好在雪凰兒本身體質特殊,再加時間不長,“蠱後”隻能短暫介入其大腦,若是再過段時日,即使是華神醫再世,想必也無法醫治好一位沒有腦的人吧。

“你居然認得此物?”白澤坡感意外,這種蠱蟲也算是十分少見,知曉的人自然更是少之又少,這姑娘居然識得!

“紫燕老師以前教過我的。”雪凰兒有些自豪的說道。

白澤點了電頭,如此說來,這個叫紫燕的家夥似乎是個博學多才的人,有機會若能見見,想必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