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偷學演技(1 / 2)

張櫟自己覺得演得不咋樣,但其他人就不這麼看了。

首先是喬韻思,覺得他演得好棒棒。

和他對戲飾演舒晴的蘇櫻,則忽然發覺他還是有點演技的。

看監視器的謝導演,則感歎:“要是一部戲都這麼演,那就好了。”

至於用力過猛有些觀眾看不出來演技,你不用力過猛他還認為你沒演技呢

而最為震驚的還是剛剛來的蘇正陽,他是最早認識張櫟的。

雖然他倆一直沒多少交流,但張櫟的演技,他還是在一檔綜藝的小情景劇裏見識過得。

那演技要怎麼形容呢

如果真要形容,不誇張說應該是辣眼睛

而現在,不要說辣眼睛了,甚至看著還有點順的意思。

突然一下進步這麼多,他都有點吃驚了。

不管別人怎麼看,張櫟還一臉不滿意地樣子,著實裝得一手好逼

第二場戲,是舒晴蘇櫻與湯伯文蘇正陽在餐廳的戲,拍攝地點不用換,餐廳的布景早就搭好了。

其實也不能算餐廳,就鏡頭前的畫麵是餐桌椅子,鏡頭外啥都沒有。

到時候拍,就拍二人吃飯的場景,多省事

而張櫟的戲還要在下一場,正好趁這機會,他可以多多觀摩蘇正陽的演技,多學習學習。

蘇正陽走得路子和他一樣野生派,都是沒經過專業教導,完全靠自己磨練出來的。

但就這樣,他的演技可以說在青年演員中位列前茅,因此他的演戲技巧很值得學習,要能偷學一招半式的,對他大有睥睨。

在表演裏,代入法,又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派,就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裏麵讀的那本書。

體驗派的意思是說,你要演什麼角色,先要深入體會角色內心的感受。

比方,你演的是哪一種哭,就要去深入體會那位主人公的經曆與場景,內在情緒要與角色保持一致。

張櫟現在用的就是這種,一開始走體驗派的路子,比較輕鬆不需要大量的練習。

另一個是布倫西特的表現派,這一派無所謂你有沒有內心體驗的。你就對著鏡子哭,練習,擺100種表情,把外部的表現力做足,撕心裂肺也好,呆若木雞也好。

角色應該哭成什麼樣子你就哭成什麼樣子,隻要外部表現到位了,內心沒有體驗也行。

但對於張櫟來講不現實,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對著鏡子細致入微地練習自己的表情。

而且體驗派演多了、經驗豐富了。

就未必每次都要調動內心體驗去演戲,反而是一些並非真的情感驅動的技術設計,能夠很好的實現演出效果。

蘇正陽自然也是體驗派,和張櫟一樣是野路子,學他自然要比學專業的容易許多。

而張櫟要學的是一切動作,心理,表情地行為邏輯,講他作為一個範本來練習。

這時,蘇正陽也換好了西服套裝出場,他扮演的角色人設是:富二代舔狗。

大體劇情是:看見舒晴和張灝的合影,湯伯文想了很久,他想放棄舒晴給她自由,讓她可以更開心,而且還可以避免自己婚後頭頂綠油油。

導演見主演都換好服裝,於是詢問各小組準備情況,得到答複以後,舉起大喇叭:

“action”

湯伯文蘇正陽坐在餐桌前,臉色凝重,幾次欲言又止。

“你今天感覺有點不對勁”舒晴蘇櫻邊刀切著牛排,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