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珍:“你二爺竟然會借錢給你?”
林愛國:“你賣了什麼複習資料,這麼值錢?你什麼時候投的稿,我們怎麼不知道?”
夫妻倆的關注點再次出現偏移,這也正在林初夏的預料中。
“我跟爺爺和二爺打了借條。”
想起向來節儉吝嗇到被人扣上頂“鐵公雞”大帽子,為人卻又特別嚴肅刻板的二爺,被自己這個做輩的找上門時,那一臉的怔愣和茫然也不能掩飾的崩潰,就讓林初夏忍俊不禁。若非場合不對,當時,她還真會捧腹大笑三聲。
確實,家族長輩中,二爺最不得人心。
偏偏,二爺又是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每個月退休金就近四千,別九十年代的內地城市,就是後世,也會惹來無數人的羨慕嫉妒恨。
重生前,林初夏對嚴謹又喜歡逮著機會就教的二爺是敬而遠之的。
而,重生後嘛?
旁的不,單單二爺眉頭也沒皺地掏出50元錢,作為對她事業起步支援金的這個舉動,就讓她打定主意以後有事沒事多去看看二爺。
哪怕,隻是聽二爺絮叨那些連家裏兒孫們都不樂意聽的過往。但,誰敢肯定,她就不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呢?
然而,林初夏能想明白的,鄧秀珍卻不行。
就如此刻,她就忍不住抱怨道:“一家人還打借條,你二爺那人……”
“媽,‘親兄弟,明算賬’,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所以,我就主動跟二爺打借條了,這樣比較穩妥。”
林初夏搖頭,她媽這人,壞心吧?那確實沒有。最多,就是心裏不平,就會隨口抱怨幾句。
但,就這有話就,心裏想什麼,就會顯露在臉上的“傻白甜”個性,也幸虧上麵沒有婆婆壓著,礙眼的姑子遠在市裏,又早早就分家,一個月下來,也不一定會和待在老家的三房見上一麵,否則,還真不知道會被擠兌成什麼樣呢!
“爸,帶我們聯合班的老師個個教學經驗豐富,包括我們這一屆在內,幾屆聯合班的中考成績都非常高。對我們這些學生來,這是幸事。但,對學校和老師們來,就不一定了。”
林初夏給了林愛國一個“你懂的”眼神。
“教我們的老師個個都有縣市重點中學的關係,發給我們做的試卷,一多半都是從這些學校淘來的日常練習和月考卷,所以,我就將這些試卷半借半賣給鄉初中的老師了。”
眼見林愛國又準備訓斥自己“貪錢”,林初夏忙不迭地補充道:“其實,我本來是打算送給他們的。畢竟,他們也教我了兩年,雖不能是我的授業恩師,但,送一些資料,也是我這個做學生應盡的義務。”
“不過,因為我順手整理的一些課堂筆記和錯誤例題本,剛好是他們急需的資料,所以,在知道我準備去省城的時候,就一起湊了15元錢給我,作為買下這些資料的酬勞。”
“爸,你不知道,為了整理這些資料,我忙得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擠了又擠,頭發都快掉光了,就連手指上的鋼筆印子到現在都還沒消!也就是大家比較熟,我才賤賣了這些資料,換了其它學校,不賣個百來塊,賣個五六十,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