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9章 《中醫》發刊(1 / 2)

“中醫發刊了”

“”

在梁天華好奇地閱讀中醫的新刊的時候,國內的各大中醫院,各大中醫研究所,類似於梁天華辦公室裏發生的場景,到處都在發生著。

無數中醫的從業者,研究者們,在收到中醫新刊出刊的通知的時候,臉上都露出了訝異的神色,許許多多的人,都和梁天華一樣,禁不住內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中醫。

大家都知道,這次中醫的發刊肯定是專門為某篇文章發的,不然的話是肯定不會那麼快發刊的,最近這兩年中醫的正常的發刊頻率,基本上是兩到三個月發一刊。

而上一次中醫專門為某篇文章發刊,還是一年前了,是中醫外科最知名的華老先生,在那篇文章之中,華老集一生所學,以及一生的行醫經驗,寫出了那一篇極為經典的文章,提出了一個繼往開來的中醫理論,將中醫外科的發展提升上了一個新高度。

那麼這一次呢

這一次讓中醫專門發刊的文章,又是誰的

這篇文章,又寫了什麼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帶著這種強烈的好奇,第一時間收到了刊物的人,直接翻開了刊物,而暫時還沒有收到刊物的人,則是和梁天華一樣點開了app上的電子版刊物。

“關於寒熱往來和風寒的”

在打開文章的第一時間,幾乎所有人的眼裏的神色都是訝然的。

誰也沒有想到,這次發刊的文章,竟是這方麵的。

風寒感冒和寒熱往來,是最常見的病症,因此,這個症狀也是中醫領域中非常重要的方麵,也是幾乎所有中醫都必然要接觸的領域,哪怕是從事中醫外科之類的人員,也多少都是接觸甚至研究過這方麵的,最少在學生時代是肯定避不開這個領域的。

而且這不是現代中醫人才去研究的領域,古往今來無數傑出的中醫人也都在這上麵花費了無數的心血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個領域被認為是公認的深海領域,想要在這個領域中發現一些新東西,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太多優秀的先賢,已經把這個領域吃得透透的了,想要再超越他們,取得突破和創新,實在太難了。

所以,除了極少數的人之外,絕大多數想要發表論文,想要在中醫上麵取得一些成就的人,都是絕對不會選擇這個領域來研究的。

事實上,關於寒熱往來和風寒感冒這一方麵,也確實已經很久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文章出現了,即便像吳老和錢老等老一輩的高人,偶爾發表的一些文章,也都是在前人基礎上的一些補充,都不是什麼特別的突破。

中醫也已經很久沒有把關於寒熱往來和風寒感冒這一領域的文章作為封麵文章來發表了,別說封麵文章,就連普通文章都很久沒有刊登了。

現在大家看到中醫的封麵文章竟然是這一方麵的,自然都忍不住生出無比的驚訝和詫異。

越是驚訝,大家對這篇文章越是好奇,越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文章到底寫什麼。

很快,他們便看到了文章的內容,而在一看之下,他們立時便像是當初第一次看到文章的那個編輯老常一樣,直接被文章給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