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易無塵和趙爾苟在會議室裏討論了一天一夜,最終決定選擇距離此處五百裏外的楓葉嶺作為新的落腳之地。
選擇楓葉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那裏處於原始森林之中,四麵環山,隻有一條進出的道路,隱蔽性好;二是那裏有個廢棄的軍事基地遺址,保留不少完好的建築物。
接下來就是人員轉移問題,目前避難所外麵還很混亂,必須要考慮轉移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從整體上來說,避難所的武裝實力還是太弱了,萬一遭遇異族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對此易無塵采取伺機而動,分批轉移的辦法,具體操作就是由他和昆侖負責做偵查兵,由於在座的人隻有他們倆可以禦空飛行,所以由他們一前一後為轉移的隊伍提供偵查情報,如果發現有敵人靠近,轉移的普通人隊伍還有時間進行躲避。
易無塵將幸存者分成四組,每組一百個人,考慮到隊伍的行進速度不能太慢,所以每個人都是輕裝簡行,除了隨身攜帶必要的食物和生活物品外,其他笨重的設備全都放棄。
第一批轉移的人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他們體力好,適應力強,首先到楓樹嶺之後也能立刻開展相關生產活動,為後續人員奠定基礎。
饒是如此,這第一批人走得也很辛苦,為了盡量隱蔽,隊伍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趕路,直到進入深山老林之後,這才放開手腳,但進山之後都是山路,還不如在平原上速度快。
好在這一路沒有遇見什麼麻煩,七天之後,眾人終於來到那座廢棄的軍事基地。
經過七個晝夜的趕路,不僅普通人疲累,連易無塵和昆侖也有些吃不消,他倆為了保證隊伍安全,需要竟可能的擴大偵查範圍,為了不留死角,還得不停移動。
在隊伍停下來休息的時候,易無塵和昆侖也不能歇著,還得保持警戒,兩人在天上就是這支隊伍的眼睛和耳朵,容不得他們倆懈怠馬虎。
休息一天,易無塵和昆侖開始護送第二批幸存者,雖然這一次有了經驗,但幸存者整體身體素質比不上第一批人,因此這一批幸存者在路上的時間更長,用了九天才趕到。
長時間的飛行讓昆侖核心的能量消耗很快,他可不像易無塵可以打坐補充法力,機器人能量下降後必須進行充能,現階段沒有充能的設備和條件,隻能靠消耗能量塊來進行補充。
看著手裏的能量塊越來越少,昆侖心疼死了,“能量塊是用來升級核心的,我現在卻用來消耗,真是奢侈啊。”
“等把人員轉移完畢,我們組織人手收集資源,現在的投入是必要的。”易無塵安慰道。
“道理我都懂,你不用擔心,我就是窮慣了。”昆侖說道。
一個月後,所有的幸存者都安全轉移到了楓樹嶺,易無塵總算鬆了口氣,對他們來說,總算找到了一個適合的生存環境,接下來就是想方設法好好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