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方過,秋風徐來,青山翠嶺之中正午的暑氣已經散去,行走在山林間,已經是涼爽了許多。
謝安手持竹杖徐徐行走在山間的路上,他並未施展法力,而是蹬著木屐,一步一步悠閑前行,衣袖寬大,隻用一根簪子簡單豎起發髻的謝靈運跟在他身後,祖孫兩人一派悠然。
“三年前李爾於建康驚鴻一現,竟能禦使四象周大陣,三茅觀鎖龍井處有青龍七宿下落,化為青龍護佑李爾,甚至連朱雀橋都化為上古銅雀,被他帶走了。四象周,唯有白虎不動,之後建康城內議論紛紛,什麼的都有。李爾一個北魏名族子弟,就算相傳是樓觀道的傳人,但又如何能操縱我建康的鎮城大陣?”
“祖父,你這是什麼緣由?”
謝靈運遠遠看著山間的宮觀,對身邊的謝安石道。
“建康的四象周大陣,其實與金陵洞也有些關係,而且雖然是武帝司馬炎命張師所立,但在張師劍刺玄武湖,刺出金陵王氣之前,便有人奠定了基礎形勢。一是上古秦皇命人梳理金陵的山水形勢,二是昔年武侯路經此地之時,於此立下八陣圖,鎖住吳國龍脈,三是昔年吳國孫氏於此立下基業,幾代人設立陣法禁製。隨後才有張師主持修建護城大陣,立下南晉根基。”
“所以此地有仙秦仙漢之後手,道門三山,吳地世家,乃至當年我等的僑姓先祖,皇室司馬家,皆有布置!乃至上古楚王埋金,周之時,神道巫教與仙道玄門之爭,都有涉及此處。”
“你問李爾是哪一方的人……哈哈,多半還是道門的手筆多一點!”謝安石爽朗笑道。
“周神朝受元始道祖法旨而立,玄門之外的神道源流,卻彙聚南方,依托楚國頑抗,期間三次封神之戰,仙神大劫之中不知多少元神真仙,地祇正神隕落,你道這金陵洞為何會變成一片廢墟?”
“不是漢末大劫之時,道魔之爭毀掉的嗎?”
謝安微微搖頭:“金陵洞曆經數劫,最早能追溯到上古神道之時,洞之中遺跡無數,不知埋葬著多少秘密,最深處的遺跡,甚至能追溯太上道祖創立玄門仙道之前,絕非簡單的洞,如今顯化的,隻是洞的淺層,昔年方仙道留下的一部分洞府遺跡,但即便如此,也要萬分心。我懷疑方仙道之所以在漢末遭劫,與其神仙合一的主旨,和昔年挖掘的一部分上古神道遺跡有關。”
“方仙道?”謝靈運疑惑道:“那些旁門左道如今在海外都隻是道,有何可懼之處?”、
“方仙道雖是旁門,但其混合偃師、機關、星相、傀儡、煉器、煉丹、陣法、外丹等諸多修行外道,號稱以術通,鼎盛之時,乃是仙秦始皇,仙漢武帝最為信重和依仗的仙門,勢力不在道門之下,若道門乃是大道根源,故而門內皆是求道之士,那麼方仙道便是更為原始的玄門,不求道,不修法,隻求術!乃是在法術之道上,登峰造極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