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此之前,他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即將到來的危機。
可是……他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解除即將到來的危機呢?
現在的他如同站在懸崖峭壁邊沿上,隻要輕輕的一推,便會摔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要想脫離現在的險境,就必須先向前邁進一步,才會贏得喘息的時間,才會有足夠時間來翻盤。
要想向前邁出這至關重要的一步,便要從兩個人身上下手,他們二人便是李承乾翻盤的關鍵所在。
想到這裏,李承乾不由將目光看向了西牆,牆的那邊便是皇宮,又稱大內。
此時,李承乾甚至還能夠聽見牆那邊傳來禁軍巡邏時,發出的輕微腳步聲。
“郎君!”王泉跑來到李承乾身邊,輕聲喚道。
“何事?”李承乾頭也不回的問道。
“具報,齊王佑在齊州起兵謀反,陛下得知此事龍顏大怒。”王泉道。
“英國公和刑部尚書可是已經進宮?”李承乾問道。
平定李佑叛亂,李二便是讓實任兵部尚書的英國公李績和刑部尚書劉德威一起發九州府兵討伐李佑。
王泉呆立當場,他還什麼都沒有,太子又是怎麼知道這二位進宮的事。
“郎君,剛剛陛下發人去請李公和劉尚書進宮,現在應該在和陛下商議平叛的事。”王泉道。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輕輕吐出,上一世,他剛剛穿越過來,正好遇上齊王李佑謀反的事。
貞觀十七年三月,齊王李佑在親信奸佞燕弘信和燕弘亮的忽悠下,先是射殺李二派給他的長史權萬紀。
這樣一來,便隻能一條路走到黑,於是便揭竿而起,造起反來。
得知李佑謀反,李二自然十分震怒,不僅親自寫詔書去指責李佑,還讓兵部尚書李績發懷、洛、汴、宋、潞、滑、濟、鄆、海九州府兵,與刑部尚書劉德威一同平叛。
李佑做齊王這麼多年,卻一點也不得民心,不僅手下人不聽他的,就連他的兵曹杜行敏等人都在設計要生擒李佑。
而李佑等人更是每飲酒作樂,喝高的時候,談論到朝廷大軍,燕弘亮對李佑吹噓道:“不須憂也!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這樣的鬼話,一般人肯定不會信,可李佑這個蠢貨卻信以為真。
這就不怪他手下人不願意跟他造反,誰願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跟這麼一個白癡去送死。
李績的大軍還沒到齊州,李佑便被杜行敏等人生擒押送長安等待李二的發落,一場叛亂就這樣輕鬆的解決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李佑的舅舅陰弘智在背後搞鬼。
陰弘智不惜犧牲自己的親外甥李佑,其實是為了向李家報仇。
到這裏,就不得不陰李兩家當年的恩怨情仇了!
當年李承乾的爺爺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當時留守長安的隋朝大將便是陰弘智之父陰世師。
陰世師當時不僅殺了李淵第五個兒子李智雲,還掘了李淵的祖墳,拆了家廟。
長安城被攻破之後,李淵一怒之下便下令將陰世師和他的同夥,全部夷三族,為了顯示自己的仁慈,李淵放過了年幼的陰弘智和陰氏姐弟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