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江州刺史道。
眾人休息了片刻,便離開了西林寺,去廬山的其他景點轉轉。
既然來了廬山,自然要去看看廬山瀑布。
看看詩仙眼中那壯觀的廬山瀑布,到底是不是如同他詩裏描述的一樣,什麼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李承乾一行人離開西林寺之後,便來到了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仿佛有座頂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
這也難怪李白會寫下《望廬山瀑布》的詩句來。
站在香爐峰上,遙望遠處在雲霧之間的壯麗的瀑布景象,別李白了,就連李承乾都有種詩性大發的感覺。
眾人見到李承乾的這幅模樣,便知道對方又要吟詩了,隻是不知這次能夠做出何等佳句。
眾人皆是拭目以待。
江州刺史默默的讓人準備好筆墨紙硯,將這曆史性的一刻記錄下來,必然能夠名垂千古。
這些筆墨紙硯都是江州刺史離開西林寺的時候,向寺裏的和尚要來的。
李承乾在心裏醞釀了半,愣是沒有想出一句合適的詩句來,表達此刻他看到廬山瀑布的心情。
最後他還是決定向詩仙李白致敬,在此情此景之下,唯有念出他李白的詩句,才能襯托出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
反正前麵已經向蘇軾致敬了,還怕向李白致敬嗎?
有道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一隻羊是趕,一群羊也是趕,李承乾完全沒有任何的心裏負擔。
“日照香爐生紫煙。”
來了,來了!等待了半的江州刺史,激動不已,急忙將這句記錄下,提筆躍然寫在紙上。
李承乾手一揚接著念道:“遙看瀑布掛前川。”
江州刺史奮筆疾書,將這第二句也寫了下來,寫下的同時,手還有一絲顫抖。
李承乾稍微停頓,給人一種在思考的畫麵,接著念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江州刺史奮筆疾書,將最後兩句詩也寫在紙上。
然後細細品味,當真是千古佳詩,不曾想陛下居然有如此文采,怕是比當世的幾位著名詩人的水平都要高。
“陛下的詩句,當真是千古佳詩,令人讀後,都有種親臨其境的感覺。”
“微臣鬥膽懇請陛下將此詩,賞賜給微臣。”江州刺史行禮道。
“準!”李承乾嘴裏吐出一個字。
這江州刺史陪了自己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麼一個的要求自然要滿足他。
就當是對他的嘉獎,雖然這首詩不是他原創,可那又怎麼樣。
在廬山之上,遊玩了一,李承乾一行人這才離開廬山,返回江州行宮。
回去之後,江州刺史便命人將《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裱起來,掛在顯眼的地方,以供來往的賓客觀賞。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