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大唐騎兵馳援,再加上步卒列陣配合,戰鬥毫無懸念地結束了。除了少數幾個突厥騎兵潰逃以外,剩餘的全被殲滅。
所有唐軍包括來馳援的一百騎兵,共同挖出一個大坑,收斂好袍澤的屍體,將其好生安葬。
兩百餘敵人的屍體被堆成丘,火油點燃,冒起衝的黑煙。
李葉血染征袍靜靜默立,推金山倒玉柱,向呂誌魯跪拜下來,身後幾十名衙差兄弟跟著跪下,磕頭。
“呂將軍英靈不遠,兄弟已幫你報了仇,這些敵人祭奠給你,你在之靈看著!李某發誓!舍命也要代你將糧草送至沁州,我大唐有將軍這般忠勇之士,乃大唐之幸、沁州之幸也!”
………………
………………
人死不能複生,戰場之上,幾分短暫的傷懷,已是得來不易。
李葉訴了訴衣衫,上前抱拳道:“在下涇陽縣尉李葉,見過這位將軍。”
馳援而來的那名校尉將軍,抬手抱禮,身上的甲胄嘩嘩作響:“在下沁州節度使王行遠將軍帳下,騎兵校尉裘文成見過李大人。”
“多謝將軍及時馳援,某則李某與這百十來號弟兄恐十死無生了。”
李葉很真誠的鞠了一躬,為了身後的弟兄們,也為了誓死守護糧車而戰死的同袍。
“李大人客氣了,我等同為大唐將士,守家衛國自是應當應分,眾位弟兄不顧生死為我沁州送糧,裘某感激不盡!”
李葉緊皺著眉頭:“可是我等如今統共也不過兩百餘人了,就算到達沁州,也很難突破突厥大軍的封鎖啊!”
沁州乃是太原府的第二道防線,若一旦失守,那麼突厥人的鐵騎將會肆無忌憚的掠近關中腹地。
到時再想將他們趕出去,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張五常口無遮攔,下意識冒出一句話:“不如我們再派人向沁州求援?”
“不會再有援軍了……”裘文成苦笑一聲,聲音低沉哽咽。
“為何?!”
“得知突厥騎兵突襲我後方糧草,王將軍派遣千餘騎兵馳援,整整一千人啊!最後衝出來的,就隻有在下這百十來個弟兄了……”
李葉重重歎了口氣。
難以想象,一千大唐騎兵,是怎樣在五千突厥騎兵的包圍下,拚殺出來的。
僅僅為了幾百車糧草,前前後後付出了一千多人的性命。
都盛世即太平,可眼下這‘太平’兩字,又是怎樣被定義的?
二人沉默著望向漸漸升起的朝陽,良久,李葉忽然仰起頭,手重重的拍在糧車上,目光堅毅。
“無論如何糧草必須送至沁州,否則關中危矣!”
“李大人可有何良策?”
“沁州城雖被圍困,但敵軍人數不過兩萬,偌大的沁州怎可能全線皆兵?定然會有封鎖薄弱的地方。”
裘文成眼前一亮,很快又暗淡下來,“沁州城東西兩麵均有突厥大軍把手,南麵雖無重兵,可卻緊鄰沁河,怕是很難通過。唯有南麵烏嶺,由於地勢險要,突厥騎兵很難展開封鎖,但我們若想穿過烏嶺迂回沁州,人力尚且艱難,若在加上這些糧草……”
顯然……
李葉想要迂回繞道的想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