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更甚’?唐代隋興、下大統此為更甚!
可莫要忘了,李淵立國之前乃隋煬帝妻舅,論起來隋、唐之間淵源頗深,其中恩怨已不是一兩句話能清楚的。
大唐取代前隋朝定都長安,江山一夜之間易主他人,盡管老李家奪了下後幹得很不錯,比之前隋更盛。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甘心歸附大唐的,中原士林中還是有許多前隋朝的擁躉者。在他們眼中,李淵逼迫隋恭帝禪位稱帝,比之竊國亦不為過。
這已經屬於不清的曆史遺留問題,如今被人拿來大做文章,鬧不好就會引起下士林的動蕩。
何謂士林?一夫奮臂,舉州同聲!
這些人雖不會武功,但卻統治著下文化思想,身處封建製度下的百姓們,更是對這些所謂諸子百家信奉如神。
人做出任何事固然有原因,或為名或為利,然而毫不誇張的,世家與皇權之間的關係本就是一個消彼長的過程。
在李葉強搶國子監之前,就已然料到李淵必然會震怒。
不論此事真假,李淵都不會允許此等威脅大唐主權的言論流傳出去。
眼看李淵的臉色越來越冷,禮部侍郎鄭修率先坐不住了,這次國子監派發的書籍其中就有他鄭家的參與。
那篇被李葉改了寓意的《桃花源記》,正是滎陽鄭氏中的一位儒者編寫進去的。其中有沒有‘更甚隋唐’這句話,他心知肚明。
“陛下!此乃誣陷!李葉這豎子誣陷我士林學者,其心可誅!”
李淵並未接話,看了眼群臣道:“國子監祭酒何在?”
“微臣叩見陛下……”國子監祭酒柳不適站出隊列。
“柳卿,此番刊印書籍之前,爾等國子監的官員們可曾查驗過?”
“啟稟陛下,凡國子監所刊印之書微臣都曾親自查驗,隻是……”柳不適臉色難看道:“其中大部分書籍並不歸屬朝廷,而是各大世家宗族卓人撰寫的,這些書籍也不在我國子監監察範圍之內。”
不知者不罪,不知者還很冤枉……
柳不適此刻就是這麼個意思,管他李葉是何緣由扣押了世家宗族們的書籍,其中有沒有‘妖言惑眾’也不管他的事。總之這口‘黑鍋’他不想、也不敢背。
“卻不知,此書乃哪位世家大儒編寫的?”李淵聲音低沉,似笑非笑的看了眼李元吉手中的書籍。
鄭修趕忙回道:“啟稟陛下,此書乃我鄭氏族人柳俊言所寫,但微臣敢以項上人頭,書中覺悟半句映射前朝複辟的言辭,定是李葉暗中篡改,企圖構陷於我鄭家!”
李葉跪在鄭修身旁,仰起頭怒視,一副據理力爭的模樣:“鄭侍郎話可得憑良心,本官何時構陷鄭家了?”
“你敢這‘更甚隋唐’之言,不是你後加上去的?!”鄭修怒道。
李葉大聲道:“拿出證據來,否則本官告你毀謗!”
“模具是你搶走的,書也是你扣押的,這還不算證據嗎?!”
鄭修很生氣,但生氣的不是被人誣陷,而是感到很丟臉。昔日區區的書坊掌櫃,動動手指就能碾死的存在,今朝竟也與他同殿為臣,甚至被螞蟻咬了一口……
“陛下明鑒,微臣區區四品文官,上無根基、下無仰仗,若無真憑實據,怎敢隨意誣陷堂堂五姓七宗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