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唐突會盟(1 / 2)

趁著李世民還未暴揍的前夕,李葉很識時務的站了出來,恭敬地行過禮後,才緩緩開口。

“陛下息怒,容微臣與您細稟……”

李葉不慌不忙的肅正衣襟,正色道“所謂合謀,乃是消耗敵軍戰力之策,誠如陛下所言,東突厥此遭進犯我大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若僅僅隻是和談的話,相信有朝一日東突厥也還會再來犯我國土的。”

李世民臉色稍稍緩和,沉思地點點頭“所以‘合謀’是假,你真實意圖是想要消耗突厥戰力……”

“陛下英明!”李葉恰逢事宜的拍了句馬屁。

李世民微微笑道“愛卿繼續吧……”

李葉嘴角帶笑,眼中閃過一絲陰冷“總之一句話,東突厥可以撤兵,但卻不能讓他們就這麼毫發無傷的回去……”

李世民是個很懂得經營的人,話雖然有些貶義的成分在,但作為帝王,這卻又是一項不得不會技能。

治大國如烹鮮,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努力經營的。

危難永遠與機遇相倚,危難來臨或許便意味著機遇來臨,若是見危難便隻想著自身安全,那就算平安度過,也同樣失去了這一次的機遇。

比如先前的那道禦令,雖然風險極大,但事實證明了,東突厥果真害怕了,並且屢次派來使臣以示和談之意。

那一次,李世民就是在風險中獲得了相應的回報。

合謀同樣是有風險的,便如李世民想的那樣,如果大唐公然與東突厥‘和好’,世人會怎麼看他?大唐百姓們又會怎樣看他?皆時所有人都該認為,大唐怕了東突厥所以才忍氣吞聲的答應合謀,不管李世民能夠得到多少好處,與失去的比起來,都是不成正比的。

可若是暗中合謀呢?

李葉再一次用他馬行空的想法,贏得了李世民的肯定。

倒不是李葉多麼的智謀高深,隻不過他比這個年代的人多了一千年的閱曆,和看事物的想法而已。

…………

…………

人窮則思變。

大唐不算窮,可李世民依舊還要思變,為什麼就不能從‘不窮’變成‘闊綽’呢?

翌日大早,王駕啟程前往陵水縣,由兩千金吾衛組成的王者之師威嚴霸氣,外加尉遲恭、程咬金二人,各領三千大唐精兵護送王駕一同前往陵水。

當然,這些人中還有一個極不情願卻又不敢反駁的隨行者,李葉。

陵水距離壽陽不願太算,統共百十裏的路程,在加上此行全部都是騎兵,沒過三個時辰便已來到了陵水縣境內。

這是一個不算繁華的城,別與涇陽比,就連壽陽都要比這裏熱鬧許多。

也許也正是因為這裏的落魄,才讓東突厥和大唐都對此地沒有過多的重視,這裏兩國的駐軍也同樣少得可憐,可以是一塊兩不相願的地方。

此刻,陵水縣城門緩緩開啟。

一架與李世民轎攆相同的金黃色馬車,身後兩隊威嚴冷肅的突厥士兵分列左右,簇擁著車架緩緩走出城外,行到與唐軍相隔百十米的距離後,馬車緩緩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