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九鹿城兵變(十五)(1 / 2)

<()

白鹿門前,隨著中尉盧俊臣開口,春官們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宗伯朝著城樓上大喝道:“放肆!太子剛剛祭拜完先皇陵墓,正欲回宮,你竟敢緊閉城門,你是何居心?!”

盧俊臣望著了一眼宗伯,而後道:“宗伯大人息怒,非是我有意阻攔,而是城內有些騷亂,我也是為了太子的安危著想。”

宗伯麵容肅然問道:“那不知道城內出了什麼騷亂?竟要緊閉城門不讓太子回宮,莫非...”宗伯突然怒目喝道:“莫非有人密謀造反!?”

這一聲大喝喊出,如有一陣冷風吹過,城上城下的人皆盡緊張了起來。

盧俊臣沉默片刻,而他站直了身子,眼神有些複雜地答道:“是。”

他的聲音不輕不重,卻似雷霆霹靂落下,隨著這一聲回答,春屬的官員和太子的仆從皆是麵色大變,金吾衛們握緊了手中的大戟,就等太子發號施令。

城牆上的兵卒也是提弓在手,連床弩都上好了長箭。

東城校尉握著袖子中的匕首,緊盯著盧俊臣的背後。

宗伯又驚又氣,渾身顫抖,喝道:“大膽狂徒,先皇剛剛仙逝,爾等想謀害我大周未來的皇帝麼!?”

盧俊臣卻是朗聲答道:“有人傳言說先皇留有遺詔,遺詔上寫的,並非是太子繼位大統。”

城下一片倒吸涼氣和驚咦之聲,宗伯再次怒然道:“一派胡言,先皇隻有這麼一個兒子,還能是誰繼位?是誰狗膽包天,敢傳出如此荒謬的謠言,簡直罪該萬死!”

“那命你緊閉城門的,是誰呢?”

那儒雅的聲音再次響起,讓盧俊臣不得不將目光放在了太子身上。

太子表情平淡,似乎對眼前的情況並不驚慌,也仿佛沒有看到城牆上的士兵已經持弓握箭,隻是目視盧俊臣,想聽到他給出答案。

盧俊臣哪怕麵對為官多年、權位在自己之上的宗伯也能應付自如,但麵對這個年紀輕輕的太子卻依舊有些心情複雜,難於啟齒。

“還請太子見諒,下官也很難做。”盧俊臣實在是想不出更好的說辭。

太子卻是搖了搖頭,而後苦笑著說道:“是太宰吧。”

盧俊臣沒有回答,但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太子不在宮裏,誰還有資格指揮皇城?

“太宰說,遺詔上並不是我繼位?那又是誰呢?我想肯定不是他自己吧。”太子問道。

盧俊臣答道:“是寒王。”

“原來是寒王啊。”太子眉眼微垂,緩緩吐了口氣,隨後竟是點頭道:“我這位王兄自幼便以機敏聰慧見稱,十二歲時便步入修行一途,可謂天資超然,深得太上皇喜愛。在他十七歲那年封國內突生叛亂,是他臨機應變,僅三日便鎮壓了叛黨,驚豔天下。而且他父親乃是我父皇的大兄,按道理他更有希望坐上那把龍椅,可爺爺最後卻把皇位傳給了我父親。現如今我年紀尚輕,寒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又有他父親那層關係在,想來倒也是個好人選。”

太子此言一出,城上城下的人都有些麵色奇怪,不知太子怎麼反倒替寒王說起了好話。

太子似乎輕歎了口氣,但他抬起頭依舊盯著盧俊臣,開口問道:

“可是盧將軍,您真的相信太宰所說的話麼?”

盧俊臣沉默了良久,而後緩緩搖了搖頭。

宗伯見狀頓時急切道:“盧大人,既然你都不相信,為何要關閉城門阻攔太子?難不成要隨著太宰造反麼!?”

盧俊臣又搖頭道:“若是別人說遺詔是讓寒王繼位,我的確不相信。但是太宰如此說,我...我也不知道究竟該怎樣做。”

“你...你...”宗伯急得在馬背上咬牙切齒,卻不知該怎麼開口。

太宰已經輔弼了兩朝的皇帝了,五十年來太宰為東周盡心盡力,功標青史,不但權柄滔天,且朝中威望極高。最重要的是,皇帝駕崩前夕,的確特詔太宰入宮,秘密托孤,外人皆不知遺詔上是如何寫的,皇帝又和太宰說了什麼。

既然是他開口下令,那的確讓人不知該如何取舍。

太子又問道:“太宰讓你殺我?”

盧俊臣又說道:“太宰令我關閉城門。”

太子想了想,開口道:“那想來寒王已經快到都城了,皇宮想來也在太宰的掌控之中了。”

盧俊臣都是思索了片刻,才明白太子的意思,也知道太子說的事情應該已經發生了。

這邊白鹿門關閉,太子無法入城。而另一邊太宰開始將皇宮的控製權握在手中,並召集群臣說明此事,寒王則已經秘密迫近皇城。太宰說服或強行讓群臣接受遺詔,再接寒王入主皇宮。等到那時,太子即便入城也來不及了。

入主皇宮,手握玉璽,群臣拜服,再將那遺詔公布天下。這都城,這大周,便有了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