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禦駕停在了天工院的門口,首先聽到自然是貼身太監王承恩一聲“皇上駕到”。眾人便習慣性地施了禮。
崇禎今天穿著常服,看上去像是個富貴人家的老爺。他笑著揮揮手,讓大家不不必多禮。此時迎接的朱由思和天工院的大臣已經左右侍立在天工院門口,為崇禎在中間讓開了一條路。
在眾人簇擁下,崇禎和朱由思跟著宋應星湯若望前往武器試驗場。那裏有著湯若望花了兩個月時間從澳門購得買來的改進型的十門紅夷大炮。這個新型大炮,相比前代體積小很多,可以用兩匹馬車整炮運輸,同時炮彈大小和裝填都方便了很多,無論是射程和威力反而有所增加。
滿人應該已經掌握了仿製技術,所以明朝方麵必須加緊火炮的更新換代。通過代差,來掌握對付滿人的優勢,一旦滿人在火器方麵也和明政府相當,後果不堪設想。
登上大炮的靶場,兩門大炮已經擺上了炮台,靶場占地廣大,一片開闊的平原之上,遠處若隱若現著幾個高高的土包,那應該就是今天的靶子了。一門是初代的紅夷大炮,已經在寧錦大捷中展現了威力。但此時已經過去有五年,吃了虧的皇太極已經有了仿製的手段。另一門便是湯若望從澳門帶來的第二代紅夷大炮,相比初代炮身加上炮台小了整整一圈,炮管長了一些。
“大皇帝陛下,可否開始試炮。”湯若望學著中國官員的拱手禮,向崇禎請示道。朱由思十分好奇初代紅夷大炮的射程,向湯若望詢問道。答案是“十裏”!這已經是個了不起的距離了啊。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來說,五公裏已經足以抑製騎兵的衝擊。
崇禎點頭示意初代,旗手揮旗,炮手上膛。“轟”的一聲,遠處的土包直接炸成粉碎,朱由思初代紅夷炮聲響與後坐力巨大,而且炮手無法迅速填第二發炮彈,朱由思預計可能在熟練炮手操作下也需要快5分鍾的時間,守城是夠了,但要達到野戰的要求完全就不夠,需要進行一係列複雜的工序,這就限製大炮的殺傷力。不知道二代大炮能有如何表現。
“皇上,微臣為二代大炮設計了獨有的戰車,隻要兩匹駿馬便能搬運。這樣一來大炮的搬運就要方便許多。”宋應星自信的向崇禎陳述著自己的戰車,眾人順著宋應星的手往下看,二代大炮的炮台果然是在一輛木質材質為主體的戰車。朱由思雖然不懂其中的機械結構,但即使從外表上看也能看得出來精巧,說戰車形狀像什麼,朱由思感覺有點像現代工地的獨輪車構造。
下麵輪到二代大炮表演,一炮即發打出了比一代大炮明顯更遠的距離。
“湯先生,這二代炮能打多遠的距離。”崇禎問道。
“回大皇帝陛下,按照中國人的說法,能打十二裏。”湯若望回答道,崇禎對著這個答案很滿意。對於大炮來說,射程決定了戰鬥力,無論你的口徑有多大,炮彈威力有多強。射程不如人家,必然是先挨揍的一方。
“各位愛卿,你們知道滿人去年就已經能製作紅夷大炮了,他們的大炮能打多遠麼?”崇禎問了身後的一班大臣。所有人搖了搖頭,朱由思心想估計也就六裏左右,畢竟滿人應該還沒有如此強的工匠。畢竟自匠戶變成了匠學之後,雖沒有匠籍,但所有的能工巧匠都已經登記在冊,在朱由思的提議已經命令定期調查工匠去向,禁止工匠前往後金的地域。這對滿人算是技術封鎖了。
崇禎說了一句“十裏”,眾人也是驚奇,沒想到滿人的炮也能打十裏。自崇禎登大位以來,最先重視的工作除了京營重編和天工院外,就是錦衣衛的控製與情報工作。這一個意識,令朱由思的讚歎不已。有一點必須承認的是,朱由思所見的錦衣衛沒有等閑之輩,都是看上去極為精明能幹之人,指揮使駱養性也有一股豪傑之氣。正因為崇禎有了對滿人的情報,這才會派出湯若望前去澳門采購新一代大炮,命令天工院做好仿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