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簫曲煙涼道君心(1 / 2)

偶有蛙聲響起,給這沉沉的夜添了些許生氣。空氣間也漸漸彌漫了悶熱,許是夏天近了的原因。

\t鍾離玦坐在一棵繁茂的大樹的樹枝丫上,背倚著粗壯的樹幹,雙腿隨意地搭在向外伸展的樹枝上,皎潔的月光越過稀疏的枝葉斑斑點點地灑落到一身綢緞,透過隨風搖曳的樹影,藍色的身影隱約可見。

\t一棵不知年齡幾許的老榕樹,曆經歲月飄搖,仍是傲立不倒。

\t鍾離玦初見這棵古樹時便喜上了它的流年滄桑,每一到夜深人靜時他便會來到這棵古樹下,擇一處最舒適的枝幹坐著。這已成了到了漠白城以來改不了的習慣,而此處也正好可以把軍營的全貌盡收眼底。

\t一支白玉簫托於掌中,在素白的月下泛著微微的柔和,係於簫上的藍色流蘇漾起幾縷優美。手執簫,抵薄唇,若有似無的音符自一鬆一緊的修長指尖傳出,彌漫了萬籟俱寂的原野。

\t拂月起,凝風揚,漠然淡納眼前愴,

\t撩霧茫,攏寒江,桀驁倏起馴不降,

\t聽煙涼,望天蒼,浮萍一生終飄蕩。

\t心寂寥,人如霜,

\t寧冰封,上戎裝,

\t隻因帝王心,

\t隻恨帝王心。

\t一曲《煙涼》,是兩年前離開鍾離城後鍾離玦為自己而作的,而這支白玉簫,是他的父王鍾離墨陽贈予母妃蕭影若的定情之物,是母妃終其一生的心愛之物,在臨終前含笑親手把它放到他的掌心。

\t母妃蕭影若,溫婉似水,善歌,善舞,善詩,善畫,尤其善簫,當年南下的鍾離墨陽正是沉淪在饒穎河水旁攫他心魄的簫聲中,才會不顧全朝的反對娶回青樓出身的母妃,封為蕭若妃,地位僅次於皇後之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隻是自古以來的帝王愛,也隨著他——鍾離玦生命的誕生而由濃轉淡,繼而煙消雲散,卻不知原因為何。

\t自他來到這個世界開始至母親離開人世的七年間,他能見著父王鍾離墨陽的次數屈指可數。當鍾離墨陽封他為璋王時,他覺得父王還是愛母妃和他的,可當他受到來自隻有六歲的鍾離琰的一刀時,他對於他的父王,心漸轉涼。

\t他做不到像母妃那樣愛鍾離墨陽,愛他的父王,以致至死不悔。

\t越想心越難以平靜,簫聲混亂,截然而止,一抹小小的身影躍入鍾離玦的視線。

\t誰竟如此大膽敢擅自離營,鍾離玦收拾淩亂的心情緊緊盯著從軍營防備稀疏處躡手躡腳離開的人影。

\t一茉悄悄離開後,轉身,駐足,凝望軍營數秒,最後朝鍾離玦所在的方位踱步。

\t好淒美好好聽的簫聲,一茉認真聽著黑夜裏流淌的簫樂,難道是老天知道她要離開,用簫聲給她引路?

\t她?鍾離玦好似看見了那個在雨夜裏慟哭的背影,看見那對他自然流露的關心,看見那雙如母妃一般清澈的眼眸。拂月的衣衫套在一茉的身上有很不合身的耷拉,沒有女子應有的柔美,鍾離玦隻靜靜地看著她由遠及近。

\t好粗壯的大樹。循著簫聲,一茉來到了古榕下,伸出雙臂環抱住撫不去歲月痕跡的粗糙的樹幹,把臉緊緊貼在樹的肌膚上,像在緊緊擁抱一位慈祥的老者一般。兩行清淚滑過臉龐,嘴裏呢喃:“師父……”沙啞的聲音猶如這棵曆經流年的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