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選擇寫作?其實從小學起我就開始熱愛它了,但我的語文成績平平,每次拿到考卷,我總是第一眼看作文的題目是什麼,然後考試的過程中可以思考框架,但真正寫起來又不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因為我害怕,創作和創新是要冒風險,我不想拿滿分或者零分,平均分就夠了!
\t 後來念書的時候寫文章便真正的成為了愛好,大膽的注入自己的感情,有血有肉並有共鳴。校園網上我發表了一篇又一篇文稿,每次係裏通知我過幾天要演講準備一下稿子,我寫的都非常順手,幾乎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就可以交稿了。我不喜歡寫空話套話或者是官方語言,也不會用一些華麗的語言去粉飾它,文字它是美麗的,它不需要去修飾,它需要的是真實和傾注自己的血肉,所以每一次演講完,掌聲總是雷鳴不斷,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t但曾經,我第一次寫學生會計劃時卻讓我遇到了瓶頸,那時好像是在暑假,我苦思冥想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但是主任說你的想法很另類,很創新,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樣的想法是得不到別人的認可的,格式也不對。後來我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從百度文庫裏下載了五份活動計劃書拚拚湊湊就交了,主任很滿意。後來我再也不會為了策劃書頭疼,在朋友們看來我有這樣的“天賦”。再後來我越來越討厭寫這類東西,包括論文,我想通過就通過,想得到表揚就能得到!
\t如果你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你一定會覺的一成不變的世界是沒意思的,循規蹈矩的事情是無聊的,模仿的感覺是非常差勁的。對於我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擁有“第一件”“初開始”的機會,雖然改變現狀所要付出的,將遠遠超過維持既有的努力,還有毅力和耐力。
\t寫作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陌生而未知的領域,你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寫也好,編也好,醞釀情節也好,都沒有現成的道路,沒有教材,沒有可照抄的模板。不過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
\t這個不用寫策劃書的時節,開啟了最美妙的時代。
\t早在八歲那年我就開始喜歡畫畫,但隻學習了兩年後,因為學業父親不得不停止了培訓班,也許我永遠也超越不了八歲的那幅“微笑南瓜”。這幅畫掛在學校裏有近兩三年的時間,至到畢業的時候仍然能夠看見。至到今天我依稀記得,當時美術老師在戶外教我們如何用兩隻手框選區域,如何顏色搭配,如何在畫布定主和次。這些知識漫延到今天,暑假前陶讓我選十幅商業圖片給他,然後又選了一幅掛在辦公室,他說隨便選吧,相信你的眼光、你對美的審視。後來朋友拍了幾組照片讓我看,有幾張的人物放在了正中間,我一眼就指出了不足。其實寫到這裏我挺感慨的,也許這一切都來自於當初學過一些美術吧,但我不會跟任何人提起。 我很喜歡看最世的書籍,拿到ZUI5看到最漫畫最幻想那一塊,王浣的作品最對我的味口,顏色深厚立體感很強而且非常的飄逸,這是她的風格,即使擦去她的名字,我也一眼能認出來這是她的作品。有的時候回想起來,喜歡一樣東西你真的放不下。雖然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再重新拿起畫筆了,因為真的太晚了。繪畫這個東西不僅是天賦,還需要專業的培訓,否則你隻能活在幻想裏,永遠畫不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寫作,畫畫,這兩者似乎沒有什麼直接的聯係,但我真的想對我父親說一句,也許你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也許如果冒險去嚐試一下,我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吧。今天我還是回到了創作的這條路上,幸好隻是寫作,不需要你的支持,我依舊可以走下去……
\t說起“夢想”或許大家覺得這種東西已經在現實裏發黴了,但是還有明天存在,就一定會更美好吧,因為縱使相隔萬裏最後抵達的,相信必定是最初向往的地方。
\t就像我在小說裏寫的那樣: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角落,必定有跟我一樣的人,他們如人世間,一粒塵埃般的存在,出生在一個祖國版圖上難覓蹤跡的小城,上一座普通的不值一提的大學,找一份自己覺得還過得去的工作,立業、成家直至老去,而我始終也相信在這些平凡人之中還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的靈魂深處必定也和我一樣,藏著一份不甘,以及會被世人嘲笑和奚落的所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