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河神(1 / 3)

<()

        距離上一次進入山海界,已經過去了八十多年,大桓王朝立國一百二十餘載,曆經六代天子。

        十幾年前,太宰滕雍主持改歲星紀年為為幹支紀年,方修闖入神魔之門的時刻剛好為丙子年,第六代桓王薨,嫡子重康繼位,新王登位之時年僅八歲。

        大桓王朝建立的時候,為了壓製原本的軒轅國遺留下來的部落、城邦、大族,以及東南方的蠻族夷人,分封諸侯前往各地鎮壓一方,同時將大的城邦部族拆散分離,或者遷往王畿之地,或者跟隨分封的諸侯前往各方,以此來鞏固自身的統治。

        初期大大小小的諸侯方國有數百上千,到了如今,卻餘下不過數十。

        其中又以紹、高、磐、衛、白、誦六大諸侯最強最強,其中高、衛、白、誦四諸侯皆出自大桓王族,南方以紹國稱霸一方,北方以磐國兵馬精良,國力強盛。

        又恰逢北方蠻人妖魔動亂,入侵中土,四方妖魔作亂,諸多異人、方士、煉氣士、陰陽術士紛紛出世,封閉數十年未曾現世的道場、福地、門派都隨之紛紛現世,大開山門收取弟子。

        大批修行門人弟子入世修行,下山降妖伏魔,或者加入大桓王朝以及各方諸侯方國。

        有人輔佐一方,將一方城邦、小國治理的富饒強盛,有人化作武將征戰天下,加速了諸侯、方國、部落之間的吞並,有人降妖除魔,拯救民眾於水火之中,被人奉為神明仙人。

        整個大桓王朝,就好像一個被煮沸的熱湯瓦甕,被死死的捂住蓋子。

        但是卻阻擋不住源源不斷往瓦甕下添加的薪火,火越燒越旺,湯越滾越沸。

        百年之間,大桓的變化簡直大得難以想象,人族如同燎原之火一般點燃了東洲核心,城邦國度沿著大河和黎河不斷建立而起,農田村莊遍布大地。

        整個中土再也不複曾經蠻荒不見人煙,野人部落遍地的景象。

        禮儀教化和人道文明傳播四方,人們開始懂得華章之美、禮儀之大,雖然北方諸侯部族,和百萬大山之中的夷人依舊有著紋麵斷發、攜獸食人的惡習,但是人道文明的日漸昌盛,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方修站在一葉輕舟之上,沿著河流而下,船上不止他一人,還有著南方紹國的平民、行商、以及趕赴滕地任職的大夫,那行商穿著錦衣華服,大腹便便,充滿富貴氣息。

        大夫大袖翩翩,出身卿族世家,家世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大桓開國之初的諸侯,和方修交談之間談古說今,偶然還能說出一些超乎方修想象的見解,方修問過之後,他才傲然的告訴方修,他的老師出自塤都學宮。

        “天下各家學說、諸子、學派,皆源自塤都學宮,為豐聖、莊聖、伊聖講道之地。”即將前往官吏夏旻一說起塤都學宮一下子站了起來,站在船艙內仿佛一下子變得胸懷天下起來,目光之中充斥著無盡的敬仰。

        “我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進入塤都學宮,能夠聽一聽諸子、學宮夫子講述聖人之言,可惜我不能夠早生上幾十年,若是能夠一睹三聖的容顏,當真是此生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