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名石頭(1 / 2)

蘇佑卷起“神術”,正要歸還給白山,見白山側臥一動不動,難不成,白山已經入定,在搬運金元氣了?怕打擾到他,沒有去叫醒他。手握著布綿,一頭霧水的想著“五行元氣,神識修煉。”突然猛的打開布帛,卷開到人形圖位置,盯著大腦的圖形。雖然畫的簡單,但還是畫出來左腦和右腦,隻是在右腦這邊畫了圈,內寫“神海”,左腦區域完全空白,為什麼是右腦?

蘇佑想起以前看過的文章,上麵人類文明就是左腦的文明,因為左腦是負責語言、文字、數學、邏輯等理性的東西。右腦則是負責創造、圖形、空間,意念等感性的東西。人類文明開始起來就是在左腦的操控下而發展起來的科技之路,所以最終走向了物質文明。

那現在這個世界的人修煉神識,那是否走的一條和地球人類不同的右腦文明之路,精神文明?

看這裏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地球對比還非常落後,相當於古代秦漢時期,可見在物質方麵是沒怎麼發展的,是否明這個世界隻修精神?蘇佑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蘇佑看了一眼一動不動側躺著的白山,見他衣襟敞開著,氣入秋了,怕他著涼,走過去幫他蓋住點薄被子。看見他頸脖上掛著一塊嬰兒巴掌大方形的火紅色玉塊,上麵雕刻著一隻像麒麟樣的動物,玉質細膩飽滿,溫潤透澈,他再外行也能看出此玉非凡。心道,難道這裏的玉石不值錢?要是到地球上這麼大塊紅玉可值不少錢。

蘇佑也在床鋪上躺下,然後從懷裏掏出一物,盯著細看,這是一塊比雞蛋一點的石頭狀物體,略微平扁,似卵非卵。表麵極其光滑,但絕非那種人工打磨出來的質滑,充滿自然的紋路,極具美感。很像玉石,隻是石內有種朦朧的乳白色光暈,好像還在緩慢的流動,極其神秘。

想到來這個世界之前,他是西安交大化學係的大三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的一次兵馬俑的學術實驗活動。我們看到的兵馬俑都是一樣的泥土色,實際上剛出土時是有顏色的,製作兵馬俑時,工匠們是會在秦俑上染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栩栩如生。在墓穴中保存了幾千年之後被人挖掘出來,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之後就會褪色而變得暗淡無光了。親自驗證過兵馬俑變褪色的考古學家覺得非常遺憾,所以後來就禁止全麵挖掘,在沒有解決氧化褪色的問題前,寧願讓其留在地下。

因為蘇佑所在的化學係實驗室合成了一種材料可以在兵馬俑出土時,在俑身塗抹上這種材料,就能保留兵馬俑的原有顏色,且能經久不褪。蘇佑的導師正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蘇佑在學校的成績一直拔尖,深受導師器重,才會被帶進這個實驗項目中來,讓他多學以致用。然後參與到三號坑的挖掘工作,給新出土的兵馬俑身上塗抹並驗證這種化學材料的功效。

這一下班後,坑內人員都已經離開了,他關上周圍的照明燈具,正要從地下坑內爬出來時,他看到新打開的俑坑內有點微弱的乳白色的光輝。因為關了燈,周圍一片漆黑這才被他注意到。他走近光輝處,看到光是從坑下來的土壤內發出來的,他扒開些泥土,就看到一個發出淡淡乳白色光芒的石頭,想起之前用鋤刨土,是好像挖到了什麼硬物,當時還聽到響聲,難道就是這個石頭?

在他伸手抓到這個石頭時,他感覺到腦子一炸,一股冰涼的刺痛感,一陣旋地轉後失去了意識,醒來就來到這裏。豪無疑問,一切起因就是這塊石頭,但這個石頭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能夠把他帶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