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刀一劍(1 / 2)

待孫執事離開後,蘇估對白山,“你不如和我住在這裏吧!”白山搖搖頭,“我還是回我自己的家,它雖然破敗,但那是我住了十幾年的地方,我不想拋棄它。其時,我成為器坊的夥計後,我在器坊裏就有住宿床鋪的,是包食宿的,但我寧願住在自己的家裏。”

想一想後,他又向蘇佑介紹了一些器坊的情況,注意事項。最後,“那蘇佑哥哥,我先去做事了,三後我等你的好消息。”蘇佑見此,也就不繼續留他。

白山離開,蘇佑坐在椅子上,把一卷布帛攤開,沉思起來。肯定要一款造型設計獨特的兵器才能得到那位孫先生的認可,選什麼兵器好呢?武器中向來是刀為王,劍稱尊。蘇佑決定在刀劍上入手,想想在現代世界,各種漫畫,武俠,科幻電影,網絡遊戲中的各種誇張的刀劍造型,頓時有了主意。

為了盡量顯得專業,他以畫平麵D圖的結構件方式,用素描的手法將完整的劍形畫出來,得益於在畫畫、素描方麵的功底,雖然還做不到那種可以和照片對比的水平,但也無比清晰細膩了。並且將劍鋒、劍刃、劍脊、劍顎、劍格、劍柄、劍首及劍鞘的每個部位做了材料、尺寸的注釋。細節細微到隻拿著這張圖就可以毫無困難的將此劍打造出來。

看著畫好的隻存在網遊世界那種極具誇張風格,又充滿線條美感的劍圖,蘇佑也是挺滿意的,這應該會讓那位孫重元先生大吃一驚的吧。

又拿出另一張布帛就想繼續畫刀圖。突然想到還有三的時間,不能太快完工,惹人懷疑。於是又把布帛收起來,重新回到劍圖上,裝模作樣的在思考,實際是在欣賞自己的得意之作。好一會兒,他把劍圖收好,走出房間,繼續去參觀器坊,不時和遇上的人打招呼,對不熟悉的工序還好奇的和他們交談詢問。

這時走到器坯成型室,正有一位中年器師在教導幾位似徒弟的年輕器匠,就聽他道,“有時,地有氣,人有神,材有美,工有巧,合此五者之器,可為良器。”

“一件完整的器具需要經過大大上百道工序,上下工序需銜接緊密相輔相成。其中最關鍵的是,材料、鍛打、坯形、粹火、研磨,裝配。顧名思義,隻有精湛的鍛造技藝,而沒有良好的材料也是很難做出好的作品,我們萬刃器鋪之所以聲名遠揚,就是在這些工序環節上有嚴格的要求,向來隻選優質鐵礦出來的精品毛鐵,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反複折疊鍛打,即能將其內雜質清除,又能活躍其內組織,使更富有韌性。材料不同,折疊鍛打的方式會有不同,成形後的紋路形態也不同,有時會形成如流水、鬆針、牛毛等紋理。”

“鍛造好的材料經篩選後,開始製作合適的器坯,或刀或劍,成形後進行粹火,這是刀劍製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道工序,將已修整好的刀劍坯胎燒紅到一定溫度,隨即浸入水中急速冷卻,通過此步驟來增加刀劍的硬度和強度,使刀劍可以更加鋒利。這一步驟,技術要求極高,溫度的把握即是靠匠人的經驗由火炎的顏色判斷,更要強大的神識察看配合。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劍崩裂,將對整把刀劍構成致命的損傷。而根據其材料及器形的不同,在淬火時也會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如整體淬火,局部淬火。”

“然後就是打磨,從粗到細分為,粗磨、細磨、精磨。要依次經過十餘道工序,直至刀劍鋒刃銳利、平整光亮、脊線筆直。劍身顯現“鏡麵”和“霜雪”之效果,寒光逼人,其花自現,極富美感。一把上好刀劍的磨工少者五六,多者數十,是慢工細活,具有磨劍之工倍於鍛打之。所謂“十年磨一劍”,雖然是誇張之詞,但明磨劍在製劍工藝上的重要性和所花費的功夫,需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