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醉心風月,奈何紅塵俗事繁多
我欲投身朝野,奈何官場黑暗浮沉
我欲甘當巾幗,奈何世俗條條框框
也罷也罷,樞尋仙問道
修仙修仙,逍遙自在無邊
修仙修仙,降妖除魔衛道
修仙修仙,看輕下須眉
---------
---------
何以改命,何以報國?唯有科舉。
仁人誌士,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了朝一日,金榜題名。
京城之內,太學門前,自五湖四海而來的考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備考之人,大多手裏揣著四書五經,爭分奪秒,搖頭晃腦,嘟嘟喃喃,反複吟誦。
隊伍中有二人,一前一後,不慌不忙,鎮定自若。
在前少年,生笑臉,眉目清秀,似隨和之人;身著淡青色長衫,腰間配有龍紋青玉,手持一金絲楠木扇,扇間梅花栩栩如生,並賦王安石名詩一首:“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所提之字遒勁有力,出神入化,出自當朝書法第一名家——趙霽寒之手。趙霽寒隻給一人扇子提過字,此人便是他外甥,戶部侍郎之子,趙雲笙。
後麵少年,眉目清冷,不喜言語,身著白衫,仔細一看有淡淡山水之輪廓,看似樸素,實則是最有名的絲綢。此乃禮部侍郎之子,常燁。常燁手背在身後,靜靜的看著前方隊伍。
趙雲笙掉頭,用扇子對著身後白衣少年扇了扇,“燁兄,你的眼神中充滿四個大字。”
“趙兄,哪四個字?”
“胸有成竹!哦不對,應該是榜上有名。常兄乃吾輩楷模,三歲識字,五歲背詩,十歲屬文,京中無人能及,此次科舉必是魁首!”
“哪裏哪裏!趙兄悠然自得,處變不驚,必定高中狀元。”常燁自始至終,言語平和,不冷不熱,卻又不顯孤傲!
“燁兄笑了!我這個人嘛,十七年來,胸無大誌,不學無術,對官場之事一竅不通,功名於我如浮雲,高不可及,虛無縹緲。”
“你我同窗數年,我深知你的才華並不亞於我,為何高不可及?”
“我隻關心風月之事,為官之道我答不上來。下有誌之士甚多,何不將機會讓與他人!”
“令尊可是對你寄予厚望,你若不高中,又得挨令尊打了。”
“打就打嘍,反正這麼多年也習慣了,不差這一頓。”
“趙兄真是豁達。”
“燁兄,苟富貴,莫相忘,他日金榜題名之時,記得醉仙樓請我喝花酒喲!”
常燁無奈搖搖頭。
---------
“咚咚咚!”一官差手持鑼鼓,“時辰將至,考生請上前核驗身份,切勿將無關之物帶入考場,考試期間禁止交頭接耳,禁止抄襲,禁止偷看,否則立即取消考試資格,移交府衙判刑!”
考生都將書放入指定之處後紛紛入場。
“燁兄,這考試還帶搜身啊?”
“這是自然。讀聖賢書者眾多,品行不端者不少。”
前方官差搜身之時,摸到其腰間似有凸起之物,脫下衣物一看,腰間藏了一本論語。
“警告一次,開考後再有違規,直接送交衙門。”
“連論語都背不下來,還敢來參加考試?”趙雲笙搖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