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冬日的陽光灑在身上,讓人渾身疲乏,忍不住打哈欠。主子們用了午膳,大多在房中憩,下人們便可躲懶,或圍在一起話,或找個沒饒角落眯一會。
春鶯從雲鶴軒裏出來,懷裏抱著一包東西。她匆匆從路出了府,一路上躲著人,無人發現。
出了顧府,融入到人群中,春鶯就愈發不顯眼了。她便專心尋找起來,不知走了多遠,她找到了那條巷子。在她前頭,有一婦女懷裏也抱著東西,鬼鬼祟祟的在巷口徘徊了一會,趁著沒人突然竄了進去。
春鶯愣了一下,被那婦女感染,腳步也飄忽了起來。她用餘光瞄著附近的行人,行人來來往往,似乎都在打量她。
春鶯漲紅了臉,低著頭裝作若無其事,趁著人少的時候也溜進了巷子裏。
按照方嫿給的地址,春鶯很快找到了那個地方。隻見巷子裏住著好幾戶人家,她找到倒是第三戶,隻見大門普通,木門的邊角處因為長年被腐蝕,木皮已經斑駁脫落。
她才敲響了一下,門就從裏頭打開了。一上了年紀的老婆婆從門縫裏看了一眼,看到春鶯懷裏的包袱,便把門打開讓春鶯進去。
進了院子裏,才發現其中別有地。隻見院子裏擺放了許多椅子,不少婦人和女子正坐著繡花。
其中不少婦人穿著體麵,看衣料也不是普通的緞子。放在尋常也是個戶人家的夫人,或者是大戶人家有頭有臉的管事婆子。春鶯壓下心中的疑惑,跟著老婆婆往屋子裏去。
進了屋子,春鶯把包袱裏的東西拿出來,老婆婆一一查看。
春鶯試探性的問道:“這兒為什麼比旁的地方出價高?”她打量著老婆婆,實在是想不出這慈祥和藹的老婆婆,有什麼本事能出好價錢收帕子。
老婆婆毫不隱瞞的道:“有些人家,外頭看起來風風光光,其實內裏都是敗絮。當家主母當了嫁妝、值錢的物件,還是填不滿窟窿,便隻好尋些別的生計。深院裏的婦人,除了繡工,再沒有更熟練又不用拋頭露麵的手藝。”
春鶯還想問什麼,那老婆婆已經把帕子收起來,隨後掏出銀子遞給春鶯。
春鶯點零,比平常拿去裁縫鋪子裏賣的還要多一些。
“姑娘快些回去,要是被別人看到你來我這兒或者在這裏碰到熟人,多有尷尬。”老婆婆體貼的道。
春鶯知曉這是在趕人了,她收好銀兩便回去。她一路回到顧家,徑直到了雲鶴軒,便將所有的銀子拿出來,並把在那裏的所見所聞一一來。
唐皎皎聽了很是驚奇,沒想到還有這等好地方,給深院婦人添了不少便利。
“你下次去祝家時,把那地方也和姨媽一。”唐皎皎道。
“奴婢省得,如此娘子也可以少做一些繡活。”
唐皎皎抿嘴一笑,往後顧夫人也能稍微輕鬆些。
過完年不久,再過不久就要開春了,宮中要選秀的消息放了出來,有適齡女兒人家,心裏都活絡了起來。
新皇登基,從前的貴族心中都惴惴不安,生怕被聖上厭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