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起源 一 “(1 / 2)

公元10年,人類科技持續發展,在短短的一百年裏,困擾我們長達一個世紀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能源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人類從此踏入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其中,最值得一講的是,能源的科技型革命。在1世紀中葉,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石油,已經快被開采一空了,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局勢緊張,各國在尋求新能源代替石油的同時,展開了對地球上最後僅存的石油的競爭,因此石油價格一路飆升。在石油價格每日都創新高的時候,對石油需求量極大的米國和本就資源短缺的太陽國終於坐不住了。

米國與太陽國首腦在某日的電話會談之後,開始了對石油開采地——中東,進行製裁,他們要求這些出產石油的國家降低石油價格、加大出產,用於世界各國的新能源開發,(雖然話是這樣,是為了全球的新能源開發,但其中的狼子野心誰又不知道呢),還如果不這樣做,就對中東地區進行經濟製裁,限製日常用品出口給他們,讓他們回到發現石油前的貧窮生活。

這一舉動讓這個地區的某些大佬終於坐不住了,於是,大佬派出了一隊死士秘密前往了兩國,在兩國標誌性建築物五角星大樓和晉國神社麵前展開了一次自殺式襲擊。這次襲擊直接導致了中東局部戰爭的爆發,米國和太陽國的出兵加劇本就緊張的全球局勢。一瞬間,能源問題成立世界各國的首要難題,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在石油開采完之前,由於各方勢力利益交錯導致新能源開發的進展一直不順利,可能是被這場能源危機引起的局部戰爭震驚了,各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高新能源采集方法,包括傳統的風能、核能、太陽能、潮汐能…其中太陽能與核能的利用最為有效和成熟。

其實在能源危機爆發之前,人們已經知道什麼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比如核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太陽輻射到地球的巨大能量…不過隻是缺乏的是將能量儲存下來以及如何高效利用的方法。

在能源危機中,為了保證局部戰爭不再擴散,除米國和太陽國之外的其他幾個世界科技領先的大國共同研發出了一種高效儲存能量的高能壓縮蓄電池,這些高能壓縮蓄電池結合這些國家大量的核電站,使得這些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產品更新換代後馬上就恢複了正常,一場因為能源引起的危機被解決了。

各國結合這種新型電池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至於那些自身科技無法研製這種高能壓縮電池的國家也能通過技術轉讓換取這種電池的技術或者直接購買成品電池,但是購買電池也隻是一些國的做法,畢竟,作為一個國家,誰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所束縛。最後研發這種電池的幾個國家在大賺特賺一波之後,直接公布了這項技術。

技術公布之後,各個國家對核技術又有了需求,這又帶來了一波商機給那些少數掌握核技術的大國,這可真謂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一步一步將你帶進我挖好的坑中,這正好印證了那句話,真正的需求都是自己創造的。

一瞬間,時間好像回到了能源危機爆發之前,人們因之前局部戰爭而提心吊膽的的心靈也日漸放鬆了起來放鬆了起來…

不過在戰爭的陰影剛剛散去不久,就隨著100年一個米籍華人新的發明高能核聚變能量器打破了。

總所周知,核能是人類已經發現的一座巨大能源寶庫,我們已經可以利用核技術獲取大量能量,再加上已經研究出來的高能壓縮技術,對核能的利用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是由於以前技術的不成熟,核能的利用方式,大多數國家都是采用核裂變的方式實現的,我們知道核裂變是將重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者多個質量較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我們常用到的原料是像鈾、釷、鈈這些原子核質量非常大的,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後會分裂成兩個或者多個質量較輕的原子核,同時放出兩個到三個中子和巨大的能量,又使得分裂的原子核繼續裂變,從而獲得巨大的能量。

雖然1千克的鈾全部核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000噸煤燃燒釋放的能量一樣,可以供一個0兆瓦的發電站運轉1000時,但是用於核裂變的原料地球上已發現的數量很很,而且核裂變會產生嚴重的核汙染,對環境汙染極大,如果發生核泄漏,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