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雖快,可耐不住距離太遠,坐了一整的高鐵,宋啟終於回到了殷市。火車上的美女在寧城就下車了,宋啟由於心中有事,也沒跟人家好好聊,連聯係方式都沒有要。
出了火車站,就看到家裏的管家高叔正在一輛奔馳旁邊等著,看到宋啟之後趕緊迎了上去,“少爺,您回來了”。宋啟點點頭,“高叔,出了什麼事了?”高叔搖搖頭“具體我也不清楚,老爺就是吩咐我來接你回家”。
宋啟點點頭,上了車,在前後各一兩奔馳的護衛下,向宋氏的別墅駛去。
殷市位於平原省北部,東與東海省接壤,北與京畿省接壤,西邊和西山省以太行山為界,因為幾千年前商朝首都殷都就在此地,所以現在被稱為殷市。
宋氏的別墅在殷市西部郊區,靠近太行山,是宋氏自己開發的高檔別墅區,但區裏基本所有的別墅都是宋氏自己的,分配給家族的嫡係和近支居住,中間那棟占地近500平米、5層高的建築就是宋氏的主屋,也是族長居住的地方。車輛緩緩進入區,前後兩輛保衛的車就停在了區門口附近,而載著宋啟的車一直開到了中心別墅的門口。
宋啟下了車,打開別墅門一邊往客廳走一邊大喊一聲,“爸,我回來了。”
等走到了客廳才發現屋裏已經坐滿了人,父親、母親、二叔、姑、姑夫,還有幾個旁係的叔叔、哥哥之類的,在屋裏圍了一圈,好像是在開家族會議。
宋海看見兒子回來了,就擺擺手,“好了,情況基本就是這樣,我們就定在七月十五舉行祭祖,各家都回去準備吧”大家應了一聲,跟宋啟招呼一聲就紛紛離開了,宋啟也叔叔、姑姑、哥哥、姐姐地不停地打著招呼,心中卻是更加疑惑。
等大部分人都走了,屋裏就剩下宋啟一家,二叔宋洋,姑宋晴和姑夫鄧衛國。
宋啟走過去坐下,問道“爸,急急忙忙地要我回來幹什麼,這是出了啥事情了?”宋啟的媽媽張凝,“老宋,你們去書房聊吧,我去準備下晚飯,等下叫你們。”
宋海點點頭,帶著眾人到了樓上書房。宋啟關上門,也找了個位置坐下,這才問道,“爸,到底什麼事情啊,神神秘秘的。”宋海看了一眼兒子,道,“這事二弟和妹隻了解一部分,衛國也不是外人,我再來仔細給大家一下,咱們嫡係先拿個章程出來”。
著,他起身走到書架旁邊,按了一下機關,書架緩緩分開,漏出一個保險櫃。宋啟一臉懵逼地看著,他以前從來不知道家裏還有這麼個地方。宋海在保險櫃上操作了半,從中取出一個半尺見方的盒子,盒子非常古樸,雕刻著神秘的花紋,看起來像個古董——如果沒有那三把一看就是現代的大鎖的話。宋海拿出脖子上掛著的像是項鏈的鑰匙,打開了其中一把鎖,然後遞給了宋洋,宋洋同樣開了一把鎖又遞給了宋晴,宋晴打開最後一把鎖又把盒子還給了宋海。宋海拿著盒子,對宋啟,
“這是我們宋氏家族的傳家之寶,已經代代相傳了三千多年,從商朝末年一直到現在。”
宋啟本來還對這個寶貝非常有興趣,可一聽三千多年,從商朝到現在,不禁撇了撇嘴,不太相信。
宋海繼續道,“想必大家對我們宋氏家族這幾十年的發展還是比較了解的,”大家都點了點頭。
宋氏在新華夏的崛起是從宋啟的爺爺開始的,宋啟的爺爺在戰爭年代就是軍人,建國後逐漸升遷,去世前已經是戰區司令級別的人物,宋啟的父親沒有走軍隊路線,而是走上了商業路線,與大學同學宋啟的媽媽張凝一起,憑著過人的經營管理能力和家族的支持,宋氏集團在國內怎麼也能排進前十。宋啟的外公曾經也是軍人,後來進入政界,現在還是副國級高官,宋啟的父母也算是門當戶對,外公方麵也給宋氏集團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宋啟的二叔和姑年齡相近,卻比宋海不少,二叔從就比較野好交朋友,後來走上竟然喜歡上掌握暗勢力,氣的宋啟爺爺差點把他逐出家門,後來真的做出了一番事業,爺爺才默許了二叔,不再管他。
姑卻是從品學兼優,拿了好幾個博士學位,現在在軍隊的研究所工作,據現在有人要推薦她當院士。姑夫曾經是爺爺的警衛員,一身功夫十幾二十個人也難以近身,被爺爺推薦進了軍校,又在爺爺的扶持下步步高升,現在已經是個少將軍長,掌握一軍實權。也不知道怎麼和身為老女博士的姑看對了眼,幾年前結了婚,讓當時還在世的爺爺老懷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