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三分歸元(1 / 3)

秦川萬裏,慷歌四野。

西禦強戎,唯秦有士。

路見不平,熱血守望。

六國不擋,唯士敢戰。

秦國曆代皇帝對於俠義之士頗多聖眷,要不也不會發生秦皇後親自賜封什麼玄都女俠之類的事。

中原人常俠以武犯禁,為何秦國對於俠義之士如此看重?事出必有因,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千年前,中原戰亂不休,大周一分為七,秦國初立,百廢待興之際,西戎突聚百萬兵馬,意圖寇邊西進,秦國之勢危在旦夕。

國難當頭,秦川諸多俠士呼朋喚友,百萬之眾聚玄都,後又深入西漠,四處遊殺戎族散部,強戎後勤不續,不戰而退,功虧一簣,秦國轉危為安。

因此當街有行俠仗義之事,秦國百姓總是很包容的,紛紛拿著隨身攜帶的板凳,掏出包瓜子,有秩序地準備觀望喝彩。

麵對忽如襲來的一記繡腿,秦政能擋得住麼?事耳。

隻見,秦政一個鐵板後仰,躲過了繡腿,雙手輕按馬鞍,整個人淩空而起,旋即施展出風神腿第五式風卷殘樓,衝著繡腿旋踢而去。

“先武者!”

“呐,玄都什麼時候有這麼年輕的先武者!”

……

先武者和後武者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能否淩空踏步。

在這嗑瓜子的玄都百姓中,有眼力的還是不少,這也難怪,畢竟秦國尚武之風千年鼎盛。

“啊!……”

一聲嬌呼,一個紅裳女子飛了出去,在空中不斷轉動,眼看就要倒栽蔥。

“哎呀,這個俠士怎麼會是個女娃?這栽下去,可要糟,不是毀容就是殘顏!”

“趕緊去救啊!”

……

圍觀百姓驚呼聲此起彼落,女俠落得這個結果,是他們最不能接受的。

秦政聽了,看了,趕緊一式捕風抓影,瞬間掠去,總算是抱住那女娃,隨即空中輕展風卷殘樓,飄落於地,一句話瀟灑。

“啪、啪、啪……”

……

坐凳嗑瓜子的百姓,在這一驚一乍後,緊張得站起,而後有安心落座,結局貌似還能接受,掌聲隨之雷動。

輕鬆!為何能如此輕鬆,為何百姓們會高呼先武者,還叫喊著怎麼這麼年輕?

因為這秦政不是那秦皇政,這個下也不是那番地。

???

那這秦政何許人也?

仁心醫者是也,來自那番地江城人氏,生逢瘟疫肆虐四野,積極投身戰疫第一線,救人無數,功德無量,卻不幸被感染,魄散於公元二零二零年二月二日。

秦政緣何魄散,卻能來這個下,還有幸成為秦國的九皇子?

緣起三句話,地有陰陽,宇宙有平行,道有循環。

【地有陰陽】

體魄為靈魂的寄托之物,體魄散了,但靈魂因世人緬懷,獲得信仰之力,因此能長存不滅,這就是英魂不滅的緣由。

【宇宙有平行】

靈魂沒有了體魄的束縛後,可以雲遊宇宙,結交魂友。

物以群分,魂以類聚,秦政英魂結交的自然是華夏英魂。

有日,魂友聚會之時,所在虛空突然破碎,秦政等華夏英魂被吸入了這個下。

【道有循環】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無量功德者,必獲無盡福祉。

異魂沒有了信仰之力,是不可久存於異世,秦政等華夏英魂降臨這個下後,都急於尋找一體魄寄魂。

其他華夏英魂要麼移惡魂奪其魄,要麼夢入神機,要麼接枯木再逢春,各有各的機緣,都已安家落戶。

唯有秦政機緣未至,久覓不得良魄,又不願強行那邪惡的奪舍之事,眼看著就要魂飛。

恰逢當今大秦皇後難產,剛剛胎死腹中,母體血崩之兆已現,此為救人之德,秦政毫不猶豫,魂入胎中,凝神融魄,終於安家落戶在這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