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的春,南京城午門上頭的血腥味就一直沒消失過。
洪武帝借口宰相胡惟庸謀反,幹脆廢除了中書省,削掉相權對皇權的製衡,大權獨攬,宣布永遠都不會設宰相之位。
這下沒人敢質疑洪武帝的決定了,大家都怕錦衣衛的手段。
胡惟庸,成為曆史上最後一個宰相。之後明清兩朝,雖有張居正,劉墉這樣的有類似宰相大權的大臣,卻再無宰相之名,這個職位從此消失了。
沐英是武將,從不與文臣結交,對朝中震『蕩』有所耳聞,叮囑家人務必置身事外,莫要牽扯進去。
連和馬皇後聊,沐英也決口不提政事或者軍事,隻聊家常。
聊到嫡長子沐春,沐英頭疼似的『摸』著額頭,“……從就淘氣,真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以為皇上的恩典,送他去國子監讀書,國子監那麼多的優秀的文人學者,近朱者赤,他多少能長進一些,沒想到三兩頭逃課,皇上剛才對我,國子監祭酒隻要麵聖,就必定要告狀。皇上日理萬機,還要替微臣管教不孝子,真是微臣的不孝。“
馬皇後卻不以為然,笑道:“你七歲時,養在我和皇上膝下,平日不苟言笑,比人家十七歲的還老成,早早的懂事。可男孩那有不淘的?是苦難讓你提前長大罷了 。”
“春生於富貴,替你把時候該淘氣的時光給補上了,因而比普通的男孩子加倍淘氣。”
沐英一臉無辜,“這麼,微臣還要感謝他的淘氣了?”
馬皇後見養子無可奈何的樣子,會心一笑,“春淘氣歸淘氣,本『性』是善良的。今他看見一個新進宮的女官沒有鞋穿,怪可憐的,從我這裏討了恩典,送人一雙鞋。這人隻有心『性』正,將來絕不會走向歪路的。”
嫡長子能做出這種事,沐英並不意外,沐春自繈褓時就報進宮撫養,洪武帝和馬皇後多疼他一些,養出個隨心所欲的『性』子來,沐春和後宮的人打交道,也完全不避嫌。
沐春在後宮長到七歲,馬皇後才依依不舍送他回家,洪武帝甚至賜給幹孫子一塊隨時出入紫禁城的玉牌,方便他“常回家看看”。
然而,現在沐春不是七歲,是十七歲了,居然敢結交宮廷女官,該好好管一管,免得將來惹出禍患。
沐英內心震怒,表麵依然平靜,“是,微臣知道沐春本『性』善良。”
馬皇後道:“沐春今年十七歲,這次你掛帥第三次北伐,大獲全勝,立了大功,何不憑此大功,求個恩典,請立沐春為西平侯世子?”
沐英仔細斟酌著措辭,道:“沐春是微臣的嫡長子,將來必定繼承家裏的爵位——隻是他年紀還,且無寸功,若請立世子,必不能服眾。微臣的爵位,也是靠戰功一點點累積而來,希望將來沐春能建功立業,為大明效力 ,讓他知道付出才有回報,到時候微臣必定為他請封世子。”
馬皇後覺得幹兒子的也有道理,反正世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不如先磨一磨沐春的『性』子。
正著話,洪武帝身邊負責文書的蔡姓女史來坤寧宮傳話。
蔡女史道:“皇上中午要來坤寧宮用膳,給西平侯賜宴。“
馬皇後笑道:“知道了。”
又對沐英玩笑道:“你看,如今我要托你的福,才能見皇上一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