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能不能給我們看看方年的卷麵。”
“老師,能不能念一下方年的作文?”
“老師……”
“老師……”
沸騰的主要是坐在講台下方一塊區域的同學。
他們是又急切,又擔心,又關心,還嫉妒,且踴躍。
李東紅看了眼台下,邊將試卷從講台上遞下去邊:“試卷你們簡單傳遞看看。”
“方年的作文就不念了,課餘時間看看高考滿分作文,畢竟方年的作文距離滿分還有差距,學其上才得其中!”
在李東紅話時,講台下麵傳出一陣低聲驚呼。
“哇,方年的字也寫得太好看了吧……”
“這算行草嗎?”
“應該算吧,給我感覺比字帖上的都要好看一些。”
“……”
其實也沒多好看,沒有行草字帖的框架,更不會有電腦行草體的規則。
無他。
唯方年手熟爾。
進入網絡文學創作行業後,方年撿起了看書寫字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有一種叫做功底的東西。
語文試卷的分析講解,方年是一個字都沒聽。
他的扣分項都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
聽也沒用,判閱標準較為主觀,無非是深刻立意。
魯迅也不會想到自己隨便寫了個‘早’字,會衍生出綜合起來能有幾百萬字的不同分析……
進入高三的第一次摸底考試,方年語數英理綜四張試卷總分45。
估計頂多是三本線,方年記得09年湘楚的理科重本分數線是54分。
略作尋思,方年嘀咕道:“夢想還是很遙遠,得繼續努力。”
目標定在申城,怎麼也得上個高校而不是野雞大學。
這便需要超過本省劃定的重本分數線很多,才有機會……
第八節課結束後,李安南顛兒顛兒跑過來,眉毛跟著眼睛眨動,表情豐富。
“走,吃粉去?”
學校食堂除了早餐,是不提供米粉的,李安南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方年順水推舟:“行,去網吧學習一下。”
今7號,號上傳的兩本新書情況如何,方年一概不知。
雖然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方年這些也沒落下碼字,手上存稿有不少。
很順利的出了校門。
走在去網吧的路上,李安南終於忍不住絮叨起來:“我這次總分01,都沒及格,我問過別人了,應該是倒數第一。”
“你沒抄。”
“可是我這水平,怎麼搞?”
“學。”
“怎麼學。”
“從高一課本開始用心學。”
“我不會……”
“問。”
“……”
李安南終於停下了絮叨,滿是認真的看向方年:“這裏沒別人,跟我你的秘訣吧!”
方年:“???”
“學習有個屁的秘訣,要是有秘訣我能理綜99分,都沒你考得多。”
他大概是全校理綜得分倒數第一了。
平均每科分。
起來屬實有點丟人。
而且理綜試卷,方年還不是隻做會的,因為他會的太少,蒙了很大一部分。
物化生三門功課的所有高中部分,幾乎完全消失於方年的記憶中了。
能得99分,那都是考試時運氣逆,發揮不錯。
“可是你語數英三門功課都考得不錯啊!”李安南下意識的反駁道。
方年很有耐心的解釋:“從周一到現在,每抽時間複習,可以從數學必修1到必修4。”
著已經到了網吧門口。
話題戛然而止。
李安南也沒再追問,比方年更積極的開了機,用起飛的速度打開了魔域,然後才登錄QQ掛機。
於李安南而言,掛QQ升級重要度低過遊戲,在這年頭可不太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