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大宛(1 / 3)

西域。

熱海西麵,碎葉河口。

絲綢之路的兩條幹線交彙之處穿越的碎葉河穀平原上,一座仿長安城而建的雄城要塞矗立。

藍天白雲,雪山映照。

這便是大唐西域四大軍鎮之一的碎葉鎮。

自貞觀年間修建,至此已二十年。

中西商人彙聚於此,東西使者的必經之路。

大唐築城屯兵於此,移民墾荒,控製著這片重要的碎葉河穀平原,這是一片塞上江南,與伊麗河穀並稱天山北的兩顆明珠。

征西副帥秦俊一身鐵甲,站在城樓上望風景,他還是頭一次來西域,這裏的風光真是太漂亮了。

“碎葉城選的位置真是太好了。”

“確實,這地方得天獨厚。”回他話的是他的兄弟秦全,此時剛接任了保大軍使一職。

站在碎葉城頭上,也能感受到當初這軍城選址的厲害。碎葉河自東向西,經過熱海,碎葉河穀跟北邊的伊麗河穀地形相似,都是一個向西敞開的三角形平原,向東收口。

南北兩條山脈在東麵熱海畔交彙。

碎葉城就處在碎葉河穀的東端,但南北依然還有六十裏左右,不過其北麵十裏就有一條突出來的山嶺,而碎葉城建的位置,正是南依碎葉河,北倚山嶺。加上幾條平原上的支流環繞,讓這座軍城有山河環繞之險。

而碎葉城往東越來越窄,距離熱海西岸還有二百裏,越往東越險,可這卻是一條重要的絲綢之路幹道,一直往東南,在熱海東南翻越天山勃達嶺的頓多城,便能抵達龜茲都督府的姑墨州、溫肅州等,往東通高昌,往西通疏勒。

而碎葉城當的另一條絲路幹線,則是往西通怛羅斯、鹹海,往可薩海、羅馬,往西南則通石國、康國,往河中、通吐火羅、抵波斯、天竺。

其往東北,則經伊麗,過清海,經金山,入漠北,或是往東南入庭州,抵高昌、伊吾,往長安。

正是因為此地扼守要道,又有地利之險,加上肥沃的河穀平原,宜耕宜牧,大唐當初一眼便相中此地,在此建立了碎葉鎮。

此後二十年,圍繞著碎葉鎮,又先後建立了凍城、賀獵城、葉支城、將軍城、保大軍、阿史不來城、俱蘭城七座軍城,形成一鎮七城的防禦線,基本上是沿著千泉山北一線布防,把兩條絲路經過碎葉段都控製在碎葉軍的監視之下。

不過在之前西域全麵叛亂,碎葉被包圍隔絕後,碎葉守軍被迫放棄了西麵的俱蘭城和阿史不來城。

好在碎葉一戰後,唐軍又迅速把西麵兩座軍城奪回。

若不是大食人來的快,說不定還能把石國大鎮怛羅斯城也給拿下了。

“聽說碎葉河以前叫楚河?”秦全道。

“確切的說,碎葉河以前叫過楚河,但更早稱為塞河。”

秦俊來此,也知曉了些此地的前世今生,聽說在西漢建武三年,也就是在七百年前,西漢王朝逐匈奴出天山以西至藥殺水一帶後,在塞河一帶築城駐守。

因當時駐紮於此的多是楚人,故稱楚城,駐守楚人把塞河改稱楚河。

於是這條源出天山,由東向西而流長達兩千多裏的大河,便在很長時間裏都稱為楚河,楚河以東,夷播海以南,都成為漢家疆域。

楚河向東最終消失在沙漠之中。

當年密點室西征,建立西突厥,此後西突厥曾一度將汗庭設在楚河畔的千泉山。

直到貞觀年間,大唐西來,在這裏建立了碎葉軍鎮,於此駐兵屯田移民墾荒,豐饒的楚河水灌溉著富饒的楚河平原,這裏成為大唐在西域天山以北最重要的據點,沒有之一。

這裏不僅扼守要道,尤其是不僅能屯田自給,甚至還能有很大的糧食牲畜富餘以供其它兵馬。

夷播海南麵的七條西流大河,在夷播海東南形成了西域最肥沃的宜耕平原,統稱七河流域,碎葉和伊麗就是其中最精華的部份。

這裏還成為富庶的絲路城市。

就算剛經曆了大戰,碎葉依然還是西域的小長安。

“秦帥,蘇帥點將議事。”

秦俊與秦全下了城樓,沒有進城,卻是直接出了城,碎葉城有內外兩重,但要說最險要牢固的,反而是在碎葉城北十裏羯丹山上的石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