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毗、吐蕃、象雄、泥婆羅四藩都納入西昌,全部改土歸流,那這個西昌道也未免太大了些,東西得有六七千裏,南北也有兩千裏,太大了,根本管轄不過來。”
新拜中書侍郎入政事堂的魏元忠提出異議,他早年是在西寧州任過刺史的,算是西昌道出來的官。
很清楚的了解那片地區,蠻的很。
雖然貞觀朝起,道一級行政區劃就穩固了下來,後來又常設了經略使司、觀察使司、常平使司和提刑使司,分管軍、政、財、法,不過道一級,四司是平行機構,甚至許多道的四司都不是設在一城。
往往是各駐一城,有的道甚至四個司分駐四城,因此道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正式道城。
而在後來,朝廷又正式取消了內地都督府製度,大的都督府改設為府,如並州府、揚州府、廣州府、益州府等,這些升格為府的原大都督府治地,削去了許多軍事職權,甚至對周邊州的管控權力也大多削去。
府隻是比州高一級的區劃,但依然屬於道之下。
道依然還隻是個不夠完整的行政級別,始終沒有一個如府尹、州刺史這樣的主官設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這一級,管轄地方太大,如果給州以上的道級設立了常設的主官,統領整個道內的各州,並衙級的四司,那權力大的驚人。
朝廷甚至得考慮,會不會失控。
畢竟現在道設四司,可這四司終究是各管一塊,而且屬於是朝廷中央有司的派出機構。
這也是後來為何朝廷在邊疆地區,把大都督改成了節度使的重要原因,邊疆地區遠離朝廷中樞,形勢又更複雜,需要比較統一的事權。
所以設立了節度使,相當於軍區,在軍事這塊有很大的權力,甚至這些年還漸漸的讓節度使又兼任觀察使、常平使、提刑使等,就是為了讓事權統一,以更高效迅捷的自治邊地事務,避免事事請示中央,延誤時機,效率低下。
但朝廷在內地可不敢這樣做。
西昌不算內地,也是設了節度使的,但如果把四藩也納入西昌,那就算節度使一人再兼四司使,也管不過來。
“陛下,臣近來思考國朝以來的行政區劃,從武德朝時設立過的行台,到總管府,再到後來的都督府,再到後來設道,設四司,甚至是設節度使,總是不斷的變化調整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更適合當前形勢,更好的為天子管理地方。”
秦孝忠掏出一本奏章,開始獻策。
他建議在非內地腹心的沿邊地區,恢複行台製度。
武德朝的行台製度,也稱行尚書台製度,這不是大唐獨創,而是魏晉南北朝時興起的一種製度,行尚書台,就是尚書省派出地方的臨時機構,代行使尚書省在當地的權力。
行尚書台長官也稱尚書令,或行台尚書左右仆射,一般大行台還設有行台六部尚書,一般行台則設兵吏戶等兩三部行台尚書。
由朝廷派遣宰相或是大將、親王等出鎮地方,一般是在戰時,或是地方發生叛亂等特殊時期,臨時設立這麼一個機構,派出一位大臣坐鎮,給予他足夠高的權限,以更快速的處置事務。
事平之後,往往也就裁撤了。
當年李世民就曾任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整個潼關以東的中原地區,都在李世民這位行台尚書令的控製之下,文武軍政各方麵事務都直接由他說了算,他就是大唐長安朝廷在陝東地區的最高代表。
不過唐初的行台很快就廢除了,之後是權力稍弱的總管府、都督府。
現在秦孝忠提出在部份地區,設立行台,因為如今朝廷中樞是中書門下,所以行台當稱為行中書門下省,簡稱行省。
比如西昌道,如今形勢特殊,可以設立西昌行省,由朝廷從中樞派一位宰相,或者是選派一位高級大臣,加中書侍郎或是門下侍郎銜出任行台長官。
行高官官可以設兩位,比如行省中書令和行省侍中,當然,如果覺得這樣容易跟中央長官混亂,也可以改個名字,也是很簡單的事。
但是行省設立,它的權限會很高,屬於中書門下派出機構,是政事堂的分支,但是可以是常設,所以不需要如唐初行台一樣,從中樞調派人出去。
而是挑選足夠級別和能力的官員,組建行省衙門,道級的四司,也成為行省的下屬機構,如州刺史下的六曹。
這個行省的長官,不管是叫總督還是叫行台中書令,他與之前設立過的宣撫使、宣慰使、安撫使等這些臨時性的官職不同,他是一省的正式主官,其所統領的行省,也將取代道,成為健全的一級行政區劃。
在一道之內,行省衙門就猶如一個小政事堂,其權力之集中和強勢,都是前所未有的。
秦孝忠的這行省製一出,殿中都一時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