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滑板車(2 / 2)

算下來,做外包充電員還是有利可圖的。

最關鍵的是,工作時間非常自由,非常適合下班了賺賺外快。”

霍華德捏了捏下巴,笑著:“得我都有點動心了,我下班也去幹充電員。”

“夥計,你這是在抱怨工資低嗎?”張益達也是被他逗樂了,幾十萬美元年薪的E都要兼職賺外快了。

“老板,你要知道,我孩子也要上學了,私立學校很貴的。”

張益達趕緊打住這個話題,:“你好好幹。等Green盈利了,我給你漲工資,再給你獎勵一份期權大禮包。”

“這美國的用工成本也太高了。”何青璿在一旁插了一句嘴。

在她想來,幹個兼職充電的活,日收入都五六百元了。

“何姐,我們的滑板車收費也不便宜啊!

開鎖1美元起步,然後按照使用時間進行計費,每分鍾15美分。

一個用戶基本上使用0分鍾左右,大概消費是4美元。

每每輛滑板車出行次數大概是5次,也就是平均每每輛車收入14美元。

扣除每的充電、維修、信用卡費,客戶支持以及保險,每每輛滑板車淨利潤大概在4美元。

而我們的滑板車造價是60美元,大概90收回成本。”

霍華德見何青璿似乎在那埋怨,又耐心的把財務模型拿出來給她算了一番。

“關鍵是我們的滑板車生命周期能不能達到個月?”

何青璿提出的自己的疑慮,她久在惠民單車任職,非常清楚國內的單車損壞情況。

“在防盜上麵,我們是特地下了一番心思的,車鎖都是內置的,不易從外部破壞。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滑板車的耐用性。

基本上要保持我們的滑板車投入市場後,要維持6個月以上的生命周期,公司才能取得比較不錯的利潤。

這主要是技術上的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和聯合供應商做滑板車升級迭代。”

霍華德對何青璿的問題做了一個全麵的回答,後者點點頭,:“那就好。我就是有些擔心。”

張益達也在思考,Green在美國又沒有補貼戰,盈利應該問題不大。

“對了,有沒有出現競爭對手?”張益達想起了這個問題,不得不防。

“我打聽過了,有兩個華人創辦了一家Lie公司,還處於研發階段,目前沒有推出正式產品。”

霍華德的話讓張益達精神一提,這個Lie不可瞧,前世創立18個月就估值4億美元,融得了77億美元。

Lie都出來了,另外一家共享滑板車巨頭bird應該也快問世了。

張益達感覺時間很緊迫了,對霍華德道:“密切關注Lie的研發進度,他們非常有可能成為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霍華德皺眉道:“為什麼?老板,那隻是一家初創公司,連正式產品都還沒推出。還處於研發階段,你是怎麼得出的這個結論?”

“因為他們是華人,同時又是風險投資人出身。除了勤勞能幹以外,他們的融資能力應該也不弱。

你覺得共享電動滑板車壁壘高嗎?如果他們的業務快速起量了,應該會有風投商源源不斷給他們投資。”

霍華德覺得張益達的擔心不無道理,先行者又怎麼樣?被後來者拍死的不在少數。

“好吧!我會加快我們的投放進度的。另外Lie的進度我也會密切關注,及時給黃(黃曉峰)彙報。”

見霍華德聽進了自己的勸告,張益達又道:

“我接下來會讓惠民出行集團再給Green撥款5000萬美元。

你要組建一支強力的政府關係團隊,以最快速度盡可能多的談下合作城市。

惠民出行集團的中國戰事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手裏還要好幾億美元。

隻要Green能夠做出讓我們滿意的成績,這些資金都優先撥付給Green。”

霍華德一聽這話,眼睛都亮了,他是知道中國母公司實力的,忙不迭點頭:“老板,我肯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除了美國,歐洲市場也很大。如果我們在美國市場耗費太多的精力,可能歐洲市場就被其他模仿者拿下了。”

霍華德一聽這話,也著急了,連忙表態:“老板,今年內,我肯定完成美國市場的基本覆蓋。最遲明年初,一定進入歐洲市場。”

張益達搖搖頭,:“不行。今年年中前必須進入歐洲市場,再晚就沒機會了。”

“那資金?”霍華德又問。

張益達也覺得有些頭大,按這個節奏擴張,惠民出行集團資金鏈又有些緊張了。

“先這樣吧!年中了再。”張益達想的是,實在不行,年中就再融一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