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凡今年大學三年級,是曆史係的學生。出生大邑縣鶴鳴山腳下,父母在城裏開飯店,除了他,還有個弟弟。父母早年在城裏買了房,高中也就在縣城讀完,然後來到省城上大學。今年暑假回家,老弟去上補習班,自己偶爾去飯店客串下服務員。日子越來越膩味了。農曆六月十七,老爸給了他一千塊,叫他回老家去給爺爺掃墓,順便去叔家玩幾。
接過錢,章凡一下來了精神,速度的收拾了起來,幾套夏的衣物,一個筆記本電腦。往旅行包裏一裝,笑嘻嘻的出門了。
在鎮上買了些水果飲料,再買了些祭祀的紙錢,香燭之類。滿滿提了兩袋。中午到了叔家,吃完飯便一起去祭奠了爺爺。回來便陪著叔擺龍門陣。問他這最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沒有明便去登鶴鳴山。叔嘿嘿一笑道:“那有什麼你子沒去玩過的地方,你要去便去吧,記得回來吃晚飯就行。”
鶴鳴山海拔1000餘米,北依青城山,南鄰峨眉山。西抵川西平原,因山勢形如展翅的白鶴而得名。章凡打就去玩過七八次了。第二一早,他便背山旅行包,足踏登山鞋出發了。
這次他決定走一條不同的路線,從南麵斜坡處上去,直接翻山過頂,然後沿熟悉的路線下山。南麵樹林密布,為此他準備了一把砍柴刀。一根長木棍。
今年夏季雨量充沛,各類草木瘋長。章凡走在林中,聞著花木夾雜的泥士的芬芳,一陣山風吹過。感覺每個毛孔都舒爽極了。
這樣向上行了半個鍾,由於人跡罕至,道路逾行逾難了。章凡取出砍柴刀,一路用木棍拔開雜草,披荊斬棘而上。
行至一處稍顯平坦處,旁邊便是一處懸崖峭壁。有兩三百米高。章凡決定停下來稍作休息。取出早就準備好罐裝啤酒,礦泉水,雞腿。決定好好休息一下。邊吃雞腿邊喝啤酒,順便打量這四周的環境。
見這處懸崖似乎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模模糊糊有些台階的樣子。在仔細一看這些掉在樹林的大石都隱隱有些規則,章凡用柴刀輕輕刮掉上麵泥土苔蘚,隱隱見“漢元”的字跡,篆字體。章凡是曆史係學生,稍一推算便明白這是公元前100年左右,前麵的鶴鳴山乃是漢代張道陵的道教發源地,這後山難道是他修行之地?鶴鳴山本就有穀洞等相傳為張道陵,張三豐的修行地,章凡也探訪了幾次。除了幽靜古寂,還有曆代題刻。並無出奇之出。而現在自己盡然發現一處。章凡忍不住有些激動,自己本來就是曆史係的學生,如果能找到張道陵的修行地,畢業論文應該可以很快就過了。章凡立刻精神振奮起來,他用柴刀仔細刮開整個石頭的青苔,卻再無一字發現,他於是將周圍稍有形狀的石頭一個個研究,也沒字。但是它們不像是原來的形狀,而是有從高處摔落的痕跡。於是他退到遠處,爬上一顆大樹,隻見三丈高的懸崖處隱隱有個山洞的樣子,崖上有些絲茅雜草,並不太分明。
章凡決定爬上去一探究竟。看了看手機,還在十一點,弄完下午一點應該能趕回去。他喝了幾口礦泉水,放了放水。收好手機,握著柴刀,靠近懸崖底部,好在不是直上直下的那種,有六七十斜度的樣子。有些地方隱隱有台階的模樣。章凡踩著突出一點的石頭,一點點的向上攀爬,在無處著力處便用柴刀刀尖砍鑿些坑洞。他也不能隻是不顧一切隻往上攀爬,必須考慮等會下來的問題,否則下不來就隻能打電話等救援了。他選擇走一條“之”字型路線,方便下來時手腳都可以著力。一個時後,章凡終於到達山洞處。隻見此處隱隱有個門洞的輪廓,門洞上方有些石頭鬆動,掉下去那幾塊也許是地震那年搖下去的。章凡開始清理周圍的雜草,等清理完畢。終於明白無誤顯出整個洞門的形狀。章凡嗬嗬的傻笑幾聲,開始搬掉那些巳鬆動的石塊,看著那些石塊紛紛掉落。章凡一點也不擔心什麼,這是後山,人跡罕至。隻要不鬧出大動靜是沒人知道的。
章凡弄完了,望裏一瞧,裏麵是一塊完整的石壁,上麵掛著一幅陰陽八卦內有陰陽魚,用手觸碰,竟能緩緩移動,正中位置刻有“師洞”。章凡激動了,又有些傻眼,這他麼怎麼弄,這麼大扇門。他試著去推那扇石門,紋絲不動。他重新去拔動那個八卦,傳來類似齒輪滑動的聲音。他胡亂推動八卦的外沿,裏麵三個圈紋絲不動,隻有陰陽魚緩緩流動,推動第二個圈紋,第一圈不動。推動第三圈,一二圈不動,他依次推動,隱隱聽見一種類似輪滑的聲音,推石門卻分紋不動。他恍然大悟,這是一個八卦鎖。然而無論怎麼試依然如故。章凡有些絕望了,自己的道教知識幾乎為零,如何解得開這個鎖。他決定暫時離開,反正不用擔心別人發現。他要去係統了解張道陵,了解八卦,了解正一教。如果用粗暴的方法去打開,這不是他的性格。是對曆史的不尊重。因為他本就是曆史係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