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握電追風乘龍背(中)(1 / 2)

<()

這一回鶯奴不想再失敗了,不想讓蛇奴的悲劇再發生一次,所以她要在見到驪奴的第一刻就把這個目標告訴她。因為驪奴生了這樣一張智者的麵龐,她暗中期待驪奴能明白她的苦心。

驪奴聽完她的說教,臉上漸漸浮現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回頭穩步走進了三清殿內。她的腳邁入門檻之後,才對著身後的鶯奴說了一句“進來”——就好像鶯奴方才說的話裏沒有一個字能打動她的心弦,鶯奴想到的事情,她早就在多年之前就想透了。

鶯奴快步跟隨她走進大殿。跨過門檻,鶯奴才發現這座龍馬觀究竟小到了什麼程度。從道觀的正門向內望去,因外牆遮擋,人看不到門扉兩側,隻能看到幽深的殿堂內如其餘道觀一樣供奉著元始天尊;一旦跨過三清殿門,轉頭就會發現元始天尊塑像的身側懸掛著巨大的帳幔,以分隔開兩側的空間,真正用於禮拜的三清殿,隻有短短的二十步之寬而已。透過帳幔的縫隙看去,東側張著女子的床鋪,晾著道士的冠服;西側是一頂鎏金丹爐,另有灶台庖丁、鍋碗瓢盆,及一張朱漆食台。

鶯奴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心中微微震顫,仿佛看見這些活人的用具比看到刀槍棍棒還要古怪。或許從看到這座龍馬觀的第一刻起,她就已經把道觀的主人當成仙子,所以看到驪奴也需要像凡人那樣吃穿用住時,反而有一種被突然從高處拉回地麵的恍惚。

驪奴回頭見鶯奴有些呆呆的,像是打破寂靜般說道:“怎麼了?我不像你一樣穿戴華服珠玉,十餘年來都住這樣的清淨之所,自以為飛天時,冠服更比縐紗輕盈。”

鶯奴回過神來,知道驪奴口中那個華服珠玉的自己,是四年前出現在昆侖山的自己。“冠服更比縐紗輕盈”,她何嚐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師父讓她穿了那麼多年的道袍,就是因為冠服比縐紗更加輕盈,贅飾於她是沉重之物,是為了將她押在人間。

她聽了這句話,對驪奴示以會意的眼神,這句話就是聯結她們的鎖鏈。如果驪奴早就想到過她方才對她說的那一番話,那麼她們應當立刻形成同盟,一刻也不能遲疑。驪奴是信道之人,最明白什麼是清淨無為,她能比鶯奴更早想通這個競賽的真相,並不令鶯奴驚訝,真正的道家子弟理應能看透一切妖魔鬼怪。

但鶯奴也迅速回想起驪奴見到她時最早說過的一句話——

她說他們三十六人裏活著的終於所剩無幾了。

驪奴一直知道這場遊戲裏誰走了,誰還在。她從沒有忘記過這場遊戲還在進行,甚至可能是信息最通達的幾名靈奴之一。如果她自己已經退場,怎麼會對競賽的現狀知曉得如此透徹?蛇奴死去也不過是月餘前的事情,是誰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她的?

但鶯奴想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最想問出口的問題,卻是這遊戲裏至今還活著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