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彙(1 / 2)

三月飛花下揚城,八月西京瀑,十月入南武。

這幾句話在大齊國內可謂是家喻戶曉,三月揚城的飛花節,八月西京城賞瀑布,十月氣漸寒,則來到齊國內最溫暖的的南武城賞玩。

這種生活方式,常人隻能過過嘴癮,卻成了齊國內的達官貴人們年年必至的旅遊路線。

隻是今年卻有些不同,正值七月該入西京賞瀑布納涼的時節,今年的西京南城卻遠不如往年那般熱鬧非凡。

街邊的客棧雖然依舊一席難求,但來此的達官貴人們卻紛紛去了東郊賞玩。原來,這東郊就在個把月前新開了一個叫做“”的戲坊,雖叫戲坊可這也過分大了一些。

舞台是長約5丈,寬有10丈的長方形,舞台後方是後台,後台的設計不似尋常風格,而是一個通體金色的長方形結構,房頂上以大理石雕琢染以紅漆的三個大字十分醒目。

舞台正前方還有一個寬約半丈,長有5丈的延伸段,聽這裏的常客,這要踢台,是此件的老板所取得名字。

踢台的兩側各有十張大桌,每一張都可落座至少10人,而在踢台的正對麵則是一整個4層高的坐台,呈半圓形,每一層也可落座至少上百人人。

當然,這戲坊還遠不止如此,舞台的左側有間酒家,分別寫著、地、人,人字號最大也離舞台最遠,地字號次之,這字號據隻有1張桌子。

舞台的右側則是遊戲區,猜燈謎、套環、投壺,包括篩子、牌九等賭物也是應有盡有。

距離舞台的外圍則是一條長街,街上有客棧、商鋪甚至青樓。

當然這些還不是最令人吃驚的,初次來到此地的遊客往往最驚訝的是戲坊頂部的半球形頂棚,由數十根雕琢的美輪美奐的大理石柱支撐固定。不僅可以防曬遮陽,無論刮風下雨,戲坊內都不會受影響。

這樣一座戲坊,建成花了足足三年時間,一經建成就在城內掀起了不的風潮,來往賓客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人不願上百裏前來。

正值七月,齊國內又不知來了多少貴戶豪客,許多人還未知曉西京城內的新去處,如今這西京城落瀑山莊內依舊有不少人在此賞瀑納涼。

其中有一隊人,也在上山的路上,這隊人共有10人之多,一個身穿白底金邊華服的男人居於中位,四十歲左右樣貌,眉宇間不怒自威的感覺即便站的老遠也能感受的到。

身側則是兩個同樣身穿華服的少年,一個恬靜淡然,和中間那名男子有些相像,另一個則跳脫得多,正東張西望一臉好奇之色。,其餘七人一看就是護衛服侍,將中間三人團團圍住,雖在走路,延伸卻時不時地審視四周。

走著走著,中間那位中年男子張口道

“明兒,睿兒,馬上就要到西京城的瀑布了,你們可知這瀑布有何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