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2 / 3)

        對邱磊越是忌憚,劉澤清便越是打壓。

        武定州的功勞劉澤清向來是能搶則搶,不能搶則擋,所以邱磊多年以來都是在朝中默默無聞,壓根沒有半點升賞下來。

        這個邱磊是糙漢中的糙漢,與其他大多數的本地軍將一樣,他也是對劉澤清又怕又恨。

        聽見朝廷要整治山東,邱磊答應的甚至比牟文綬、牟文舉兩人都要痛快。

        起初這個錦衣衛百戶也是有所懷疑,但後來根據百姓和其它武定兵的描述,按平日做派壓來看,這個邱磊壓根根不像是會作假的人,也便是放下心來。

        這次一並接到消息的山東軍將還有很多,但凡同劉澤清有著新仇舊恨,並且稍有實力的地方軍將都有錦衣衛千戶所的人前往告知。

        山東的錦衣衛全力出動,半月之間便是將這個消息鬧得沸沸揚揚。

        各地朝廷軍將多因為得到朝廷許諾而蠢蠢欲動,也有不少人打算隔岸觀火、依附人數較多的一方渾水摸魚,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在牟文綬、邱磊、楊禦藩等總兵的動員之下,崇禎十七年八月末,山東一帶是大兵雲集,頻頻發生官軍之間的火拚。

        首先動作的便是兗州總兵牟文綬,他與族第牟文舉秘密準備了六七天,動員族內甲兵八百,總計率兩千八百人北上,在一夜之間就將劉部駐紮在兗州城以北十餘裏的營地殺得片甲不留。

        邱磊不甘落後,王百戶走後,便是將城防交給部下遊擊和知州衙門的民兵負責,親自率兵三千直奔臨清,同樣將沿途的劉部兵馬殺的潰敗不堪。

        最能讓山東軍將動容的,還是楊禦藩的向背,此人是前三屯總兵楊肇基之子,名將之後,在山東一帶威名較高。

        楊禦藩之名許多人已經是如雷貫耳,提及他的父親楊肇基,就連劉澤清和黃得功等人都要畏懼萬分。

        楊肇基先後在大同、遼東、中原各地作戰,沙場三十餘載,威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