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劉澤清現在還不知道朝廷為何要置他於死地,但他卻也不是傻子。
        牟文綬兩兄弟還有邱磊,那都是當地人稱的悍將,楊禦藩雖然也是個雜號總兵,可卻是名將之後,威嚴比自己也是不逞多讓。
        劉澤清有自知之明,他們的部下雖然不多,但起碼也要比自己屬下這些兵油子強多了,平日被壓著不過是因為自己兵士眾多。
        現在這幫人在朝廷一紙詔令下居然盡釋前嫌,聯合起來與自己作對,再加上一幫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或者早就與自己有仇有恨的人不斷煽風點火,臨清顯然已經不是久留之地。
        時逢亂世,劉澤清清楚地明白一個道理,隻要手底下這點兵還在,那便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左良玉就是鮮明的例子,日後自己就算回不來山東,隨隨便便攻下一個地方當個土霸王還是綽綽有餘。
        到時候缺錢缺糧了便劫掠一番,若是能有所豐收,還能和左營一樣,越擴越大,直到自成一營,讓朝廷生不出整治自己的心思為止。
        若是運氣好,沒準還能混個爵位留名青史。
        想到這裏,劉澤清不經意間露出淫蕩的笑容,似乎已經遇見自己不久之後過著皇帝般的逍遙日子。
        不過回到現實之中,看著周圍異常混亂的部下,劉澤清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無可奈何之下,他也隻能不斷催促讓他們快些行事。
        可現狀卻事與願違,平日幾乎不經任何操訓,由各種流民和兵痞臨時聚攏在一起的劉部突然經曆這種臨時的調動,顯然不是那麼容易。
        光召集眾將決定撤往鳳陽,劉澤清便是花費了快一個時辰,更別提還要將命令傳達下去,讓各部聚攏兵馬一塊逃亡。
        劉部在臨清一帶駐紮了半年,臨清城被禍害的損失了近三成人口,百姓是又恨又懼,聽說其餘官軍都在朝這裏趕來,更是一股腦的收拾行禮開始逃難。
        所以聽見這個消息,高興的實際上隻有城內士紳與文官,劉部軍兵慌亂,百姓更是畏官軍如虎,玩兒命般的往城外逃難。
        不多時,一名家丁慌慌張張自街邊跑來,邊跑邊喊:“大帥不好了,老爺子那邊兒出事了!”
        “你說什麼?”劉澤清聽見這話才忽地想起來,自己家眷還安置在日照,當下便是急切的問道:“我爹我娘他們那兒出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