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通和高第在鎮府中商議的時候,吳三桂卻也是在吳府之中氣的夠嗆。
        “皇上派唐通領著幾萬兵馬來協防,說白了是對我吳三桂不放心,叫他來監視!”極度不耐煩之下,吳三桂甚至沒有聽親信說完要稟報的事便不斷揮手將其趕出去,待親信出去以後,他起身冷笑道:
        “想起年初的時候皇上還在武英殿召見本將,說什麼大明江山社稷安危全係於我神,現在看來,全是一堆屁話!”
        “爵爺息怒,朝廷這次不光送了三百八十萬兩餉銀,而且又給咱們送來幾萬的兵馬。”相比之下,夏國相顯得有些不慌不忙,說話的同時給震怒之中的吳三桂斟了一杯熱茶,說道:
        “若唐通來了就走,倒是可以讓他在咱們眼前蹦躂幾日,再放他安安全全的回去。但此時卻不同,唐通打著協防的名義來監視,一山不容二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唐部那數萬兵馬可不是省油的燈!唐通以發餉為由替朝廷監視爵爺,爵爺一樣可以趁此機會,以接風洗塵之名邀唐通到府中赴宴,伺機除之!”
        “此計...會不會有些太過急躁?”吳三桂看了一眼壓在桌案上的信件,顯得有些忐忑。
        “爵爺若是決意順清,唐通此來,便是向多爾袞示好的絕佳時機。”夏國相將眉頭擰緊,沉吟道:“侯爺若是不打算順清,這封信便是要徹底燒毀,從此絕了念想,爵爺,您要盡快決斷!”
        吳三桂也是重重點頭,看著桌案上來自關外的信,一時無法決定去處。
        本來吳三桂奪取山海關就是看朝廷要不行了,想抓住山海雄關和關寧軍民作為自己的籌碼,到時候再和多爾袞與李自成討價還價。
        但是誰也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朝廷居然在今年連獲兩次大捷,並且崇禎皇帝在京師恢複三廠一衛和團營舊製,向軍中廣發罪己詔,百姓和將士多有支持。
        各地勤王大軍近期也是陸續雲集京畿一帶,黃得功甚至開始重建薊鎮,形勢由此而變得飄忽不定。
        不知不覺,吳三桂手中已是冒出熱汗,自己的抉擇關乎日後功名以及所有關寧軍民身家性命,由不得不慎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