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2 / 3)

        這次朝議的主旨是山東總兵劉澤清部屬的處置和新任山東總兵的人選。

        本來崇禎皇帝想讓劉澤清死的慘一些,但沒成想他死的更慘,本來崇禎還想將劉家滿門抄斬,但現在也被那些地方的人提前搞定。

        由此,崇禎皇帝見到了百姓對這些地方上弄權的武將究竟有多麼痛恨。

        山東一帶臨近京畿,非常重要,所以下一個總兵的人選也是要精挑細選,崇禎皇帝和朝臣們商議了幾日,也是廣收建議,不會斷然決定。

        要是一個不小心再出一個劉澤清,那可就是自掘墳墓了。

        實際上,崇禎皇帝心中對此早有人選,楊禦藩和牟文綬都不錯,之所以在朝堂上議,一是要走正常程序,二則是想聽聽自己是不是遺漏了哪位忠於朝廷的將才。

        黃得功去薊鎮了,周遇吉、白廣恩還有高傑都陷在山西,唐通則是被打發到山海關和吳三桂周旋,高第和馬科就更別提了。

        這樣看來,山東一帶的總兵人選,倒還真不是那麼好選。

        楊禦藩和牟文綬都能獨當一麵,正在崇禎皇帝細細思索最後決斷的時候,忽然聽見吳三桂手下軍餉又把人扣下的事,當即是怒火中燒。

        崇禎皇帝一是怒吳三桂僭越的野心,二則是氣唐通太他娘的不爭氣了。

        本來這小子在良鄉城外擊潰阿巴泰讓崇禎皇帝眼前一亮,覺得可以重用,這才讓他去山海關和吳三桂較量較量,本想怎麼也能給吳三桂帶去點麻煩,讓他畏首畏尾,不再和自己迎杠,但沒成想這麼快就敗下陣來。

        又驚又怒之下,崇禎皇帝也是怎麼都想不通。

        加上高第所部的守軍,山海關內效忠自己的兵馬要有近十萬之眾,吳軍才多少人,難道那些兵都是吃屎的,一個晚上全被製服了?

        看來崇禎十七年能穩穩當當過去是不可能的了,這吳三桂就是見不得人好,非要給你捅出個簍子。

        片刻之後,崇禎皇帝揮手道:“司禮監擬旨,擢牟文綬為山東總兵,加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少保,率部移駐曹州,讓李鳳翔親自去一趟兗州。”

        “萊州總兵楊禦藩從剿劉澤清有功,敘功升三屯總兵,加五軍都督府右都督,協助薊鎮總兵黃得功鎮守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