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1 / 3)

<()

        周皇後帶著宮裏麵的袁貴妃站在崇禎皇帝身邊,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一個弧度,確實,這才是一國之母的感覺。

        雖然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周皇後要在交泰殿接受妃嬪們的朝賀,但人數畢竟太少,感覺和現在卻又不在一個檔次上。

        看著衣甲鮮明的數萬將士經過自己眼前看向城樓,喊著皇帝萬歲的時候,周皇後心裏倒是有些緊張起來了,畢竟她雖然是大明朝的皇後,但以前卻從未真正知道這等盛會的感覺。

        這閱兵大典雖然粗糙,大部分儀式都是後世和以前永樂大典東拚西湊出來的,但是數萬人奔騰在一個廣場上,還是讓人心頭震撼不已。

        不多時,前麵的京團各營、禁軍各營以及神武軍兵士走過之後,最後一個方列來到眾人眼前。

        這個方列有些奇怪,不是在前方的戰鬥人員,兵士們身上穿著輕便的盔甲,腰間掛著短小的佩劍,手裏拿的都是一杆杆火銃,後麵兵士則拉著各式各樣的火炮。

        其中有戚家軍主用的虎蹲炮,也有各式各樣的小型銅炮鐵炮,除此之外,最吸引人注目的還是後麵那十四門重型紅夷大炮,這便是後來韃清稱之為“紅衣大炮”的當世最強巨炮。

        實際上,建奴是在拿下沈陽以後讓匠戶根據戰場上繳獲大炮仿製,據說建奴自吹自擂,那邊已經有了六十門自製的紅夷大炮,威力比起現在北京的這十門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崇禎皇帝眼中,這話就是在放屁。

        首先,那些遼東的匠戶雖然也不錯,但都是自己玩剩下打發過去的,手藝、技術與中原還有南方的匠戶根本就不在一個等級上。

        紅夷大炮向來都不是專門稱呼此類炮,崇禎三年的時候,曆史上的崇禎皇帝將此炮定名為“神威大將軍炮。

        其實當時大明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統一稱為紅夷大炮,因為這樣叫特色鮮明,傻子都能從名字上聽出來這些炮是西方進口過來的,也免得再過多解釋。

        各部院官員根據一些風水之類的迷信想法,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韃清根據這點,便是讓投降的漢奸們將此炮訛傳為“紅衣”,就此成了他們自己的紅衣大炮。

        韃清對“夷”字有所避諱,怕因此觸怒了洋人,因此改稱紅衣,但大明根本沒有這種忌諱,因為在西方人眼中,大明和韃清有本質上的區別。

        從西方傳教士和所謂使團的態度就能看見,歐洲那邊對大明從來都是畢恭畢敬,哪敢有對待韃清那種鄙視和看低的感覺。

        有些西方小國以宗主國稱呼大明,因為歐洲那邊兒這種東西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兒,意義上就和同盟差不多。

        連英國、葡萄牙等一些實力頗為強悍的國家,那都是把大明放在同等地位上對待,信中也是把大明的天子以皇帝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