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1 / 3)

<()

        成批的官軍大踏步入城,後來這些人雖然麵相不如初到的神武軍和京師禁軍,但他們卻是久經沙場的邊軍,個個都是銳氣十足,眼眸也犀利無比。

        不多時,董琦等人彙聚到收拾好的州治大堂中,由隨軍的司禮監太監高聲宣讀聖旨。

        這次來的司禮太監是一個新麵孔,名喚張國元,據說此人是內行廠督公方正化的幹兒子,近期才被提拔到司禮監任職,這次他能出來宣旨,自然是經過一番激烈的明爭暗鬥。

        當然,眾將一心隻在立功平亂上,沒有人對太監中的權力鬥爭感興趣。

        張國元是第一次帶著聖旨出來麵對這些桀驁不訓的武將,心下自然有些緊張,對太監素無甚麼好感的高傑見到,當即就是冷笑幾聲,但也沒有多說。

        畢竟無論如何,這無根之人還是天子家奴,要教訓也輪不到自己。

        更何況,高傑對方正化、曹化淳和王承恩這三個督公感覺還蠻不錯,聽到這個張國元是方正化幹兒子,也就沒那麼大感覺了。

        原本高傑對所有太監的感覺都是一樣,是王承恩讓高傑改變了這個看法,要知道,若不是王承恩暗中讓東廠的人照看,隻怕崇禎皇帝禦前彈劾他在地方行事蠻橫的奏折都要堆滿了桌案。

        這次的聖旨,大致意思就是崇禎皇帝對官軍在廣德州的戰況非常滿意,給神武軍上下將士敘功,將陣亡將士名諱刻在京師忠烈祠,供後人瞻仰英烈,待戰事全部結束之後,三軍一齊升賞。

        崇禎皇帝自甲申年以來對武人截然不同的態度,至今已經得到了天下將士的廣泛認可,這也是為什麼桀驁如高傑,都對崇禎皇帝信服不已的原因。

        聽見這個消息,許多軍將和兵士都是振奮,暗自痛下決心,一定要報效朝廷的厚恩。

        除此之外,和寧武關保衛戰時一樣,崇禎皇帝為官軍挑選了一個統一的指揮官,聖旨中三令五申,命神武軍左都督周經武繼續統率官軍,為主帥,並且以京師禁軍總督董琦副之。

        宣鎮總兵高傑掛先鋒將軍印,佐周經武領各部,白廣恩、牟文綬等人自領本部,眾將按職位高低,但凡職銜在參將及以上,麾下兵馬在四千以上的,都有議事討論之權。

        張國元讀完,按規矩本來是要給點銀錢,他也就沒急著離開,站在那笑眯眯的等著新任統領周經武來給孝敬,自己來一趟也不容易。

        可他沒想到,周經武直接領著眾將開始議事,將他晾在一旁還不算,竟然又讓幾個神武軍兵士來趕自己下堂,這更加使得張國元倍感麵上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