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像他這樣的人,左右拿不到前麵的名頭,早一步進朝堂會比晚一步更好。
封淩是有才能,而他最驚人的一點是將才能落在了每一步步子上,將腦中的想法落在了實處。要是畏畏縮縮,三年複三年,多慘啊。
侍讀突然笑起來:“我十九那年,年少輕狂。覺得人人不如我,心比封狀元還傲。可惜了當年沒敢先走一步,最後反而慢了一拍。”
憑啥覺得人家十九歲就不行啊?
他覺得自己十九歲都很厲害了,人封淩比他還厲害,確實可以上去試試。
侍讀想通,不再質疑洪學士的選擇。或許他們這類天賦異稟的人,才更加能夠理解同類人的想法。
關於封淩的議論遠不止翰林院內部。
所有官員都對封淩充滿了好奇,也想知道他能在這次經筵講出什麼效果。
老丞相坐在固定位置上,老神在在,似乎半點不擔心接下來的經筵。他身邊坐著六部的官員,為首的是吏部尚書,其後是其他幾位,戶部尚書傅尚書居中。
以前經筵講課,皇帝先到,然後讓文武百官進來站著一起聽。剛開完早朝就還要站著聽經筵,對臣子們來說挺累的,後來就逐漸更改,到某個老喜歡逃學的皇帝那兒,就成了臣子先到,皇帝後來。
至於皇子,以前是皇太子才有地位聽講,到了如今,則是年到十五的皇子皆可出席大講。如今符合條件的皇子有七個。年紀最小的是十四皇子,今年剛滿十五。他們則是坐在百官前頭,代表了皇權地位。
後頭的工部尚書桂尚書與傅尚書關係這些時日還不錯,說起了封淩:“聽說封翰林與傅小姐關係不錯?”
傅尚書笑著應聲:“是尚可。十五公主的品鑒會上一見如故。如今議了親,過些時日就定下日子。”
桂尚書忙拱手:“恭喜恭喜,明年看來就能吃到喜糖了。”
旁邊幾位尚書紛紛道喜,傅尚書一一含笑回了。
老丞相抬了眼皮,也與傅尚書道喜:“不卑不亢,出入有分寸,是喜事。”
他是在誇封淩。
能讓老丞相誇一句,讓傅尚書也自得了一下,頗為欣慰客套了兩句,看向隨時準備講課的封淩:這人是真的不錯,還挺給自己長麵子的。
“陛下駕到——”
所有臣子立刻集體站了起來,恭迎皇帝的到來。
經筵很是講究,因為人多,更要維持好場麵。皇帝身邊跟著錦衣衛,其後還有二十名武將在側。武將們集體穿著官袍,但武器依舊在身側,以防有突發事故。
封淩站起身來,一樣恭迎皇帝的到來。
皇帝在位置上坐下,鴻臚寺官員和展書官分別給皇帝搬好桌子,展開書。
大殿裏眾人一聲令下後,齊刷刷叩首:“參見陛下。”
除了這一聲外,安靜得很。
皇帝在位置上開口:“都坐。”
他看向講座那兒的封淩,頗有興致:“今天這場經筵,特地讓封狀元來講,諸位可要好好聽了。”
所以像他這樣的人,左右拿不到前麵的名頭,早一步進朝堂會比晚一步更好。
封淩是有才能,而他最驚人的一點是將才能落在了每一步步子上,將腦中的想法落在了實處。要是畏畏縮縮,三年複三年,多慘啊。
侍讀突然笑起來:“我十九那年,年少輕狂。覺得人人不如我,心比封狀元還傲。可惜了當年沒敢先走一步,最後反而慢了一拍。”
憑啥覺得人家十九歲就不行啊?
他覺得自己十九歲都很厲害了,人封淩比他還厲害,確實可以上去試試。
侍讀想通,不再質疑洪學士的選擇。或許他們這類天賦異稟的人,才更加能夠理解同類人的想法。
關於封淩的議論遠不止翰林院內部。
所有官員都對封淩充滿了好奇,也想知道他能在這次經筵講出什麼效果。
老丞相坐在固定位置上,老神在在,似乎半點不擔心接下來的經筵。他身邊坐著六部的官員,為首的是吏部尚書,其後是其他幾位,戶部尚書傅尚書居中。
以前經筵講課,皇帝先到,然後讓文武百官進來站著一起聽。剛開完早朝就還要站著聽經筵,對臣子們來說挺累的,後來就逐漸更改,到某個老喜歡逃學的皇帝那兒,就成了臣子先到,皇帝後來。
至於皇子,以前是皇太子才有地位聽講,到了如今,則是年到十五的皇子皆可出席大講。如今符合條件的皇子有七個。年紀最小的是十四皇子,今年剛滿十五。他們則是坐在百官前頭,代表了皇權地位。
後頭的工部尚書桂尚書與傅尚書關係這些時日還不錯,說起了封淩:“聽說封翰林與傅小姐關係不錯?”
傅尚書笑著應聲:“是尚可。十五公主的品鑒會上一見如故。如今議了親,過些時日就定下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