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點頭。
“大人這會兒最需要做的就是給百姓請罪。三皇子可帶著這位大人將百姓一一安排到安全的地方,再一道去施粥。”封淩對老百姓的恐慌情緒很了解,“對於他們來說,饑餓,對今後日子的絕望,都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我們要讓百姓知道,朝廷來了人,會幫助他們。給他們飯吃,讓他們以後有田種,一段時間內是不用繳稅的。”
一群人紛紛點頭。
“其次要告訴這些老百姓,他們是徐州的百姓,徐州需要他們。如果有青壯年樂意幫忙救人,那就跟著差役走。每十人一起行動,將救來的百姓送到一塊兒。”他把最瑣碎的事情說了出來,“我們帶來的人手肯定是不夠的,去周邊借人買米,那也有限。所以一定要讓百姓能一起對抗水患。”
大家恍然:“對對對。”
封淩說完這些,又說起了人口問題:“大人記得將救助的人名錄記下,讓裏甲通知下去,說事成之後,有一鬥米獎賞。若是中途喪命,米糧按黃冊統計,給這戶人家幸存的其他人。若是絕戶,官府專門給其一家人刻碑。米就從我們買來的米糧中扣去。”
這位大人有點猶豫,開銷有些大,到時候糧食不夠怎麼辦?
三皇子沒考慮太多,覺得有道理,但也覺得:“百姓做這些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麼?為什麼還要特意這麼說?”
封淩搖頭:“與理所當然不理所當然沒有關係,這是給百姓一點期望。一鬥米也就夠吃十天,再怎麼省也不夠吃一個月。就當將布粥的時間拉長了一些。否則到時候百姓抗議,朝廷那兒知道了,肯定覺得我們做得不好。”
眾人互相看看,覺得也是。
封淩又說了幾個點,讓一群人按著吩咐來。幾個官老爺實在是沒法一口氣記下,見封淩紙上也有些,趕緊叫人拿了筆墨過來抄。
桂正初見他們抄得慢,直接和三皇子請命,先行帶人去疏通水道並堵一點入水口。
三皇子見自己不用到最前頭去,鬆口氣,趕緊同意了桂正初的想法。
桂正初行動,封淩自然得坐鎮在這地方。
他怕三皇子異想天開來惹事,笑著委婉告誡三皇子:“殿下親自來,就是來定民心的。您出現在哪裏,百姓就會覺得那兒安全,覺得自己安心。所以從今日起,殿下一定要與百姓同吃同住,偶爾還得去和他們聊聊天。”
三皇子猶豫:“這同吃同住……”
封淩點頭:“殿下會有加餐,不會讓您餓著。”
三皇子被送到最安全的地方,又聽著確實是有加餐的,總算是樂意了。他應下了事:“成,百姓苦,我也苦。”
封淩笑著點頭:“殿下果然心善。”
還好來得是三皇子,不然換個激進一些的,憑白衝到最前麵,給他和桂正初惹事。不出差錯還好,出了差錯又不可能是皇子背鍋,肯定他們兩個慘。
殿下果然心善啊。
眾人紛紛點頭。
“大人這會兒最需要做的就是給百姓請罪。三皇子可帶著這位大人將百姓一一安排到安全的地方,再一道去施粥。”封淩對老百姓的恐慌情緒很了解,“對於他們來說,饑餓,對今後日子的絕望,都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我們要讓百姓知道,朝廷來了人,會幫助他們。給他們飯吃,讓他們以後有田種,一段時間內是不用繳稅的。”
一群人紛紛點頭。
“其次要告訴這些老百姓,他們是徐州的百姓,徐州需要他們。如果有青壯年樂意幫忙救人,那就跟著差役走。每十人一起行動,將救來的百姓送到一塊兒。”他把最瑣碎的事情說了出來,“我們帶來的人手肯定是不夠的,去周邊借人買米,那也有限。所以一定要讓百姓能一起對抗水患。”
大家恍然:“對對對。”
封淩說完這些,又說起了人口問題:“大人記得將救助的人名錄記下,讓裏甲通知下去,說事成之後,有一鬥米獎賞。若是中途喪命,米糧按黃冊統計,給這戶人家幸存的其他人。若是絕戶,官府專門給其一家人刻碑。米就從我們買來的米糧中扣去。”
這位大人有點猶豫,開銷有些大,到時候糧食不夠怎麼辦?
三皇子沒考慮太多,覺得有道理,但也覺得:“百姓做這些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麼?為什麼還要特意這麼說?”
封淩搖頭:“與理所當然不理所當然沒有關係,這是給百姓一點期望。一鬥米也就夠吃十天,再怎麼省也不夠吃一個月。就當將布粥的時間拉長了一些。否則到時候百姓抗議,朝廷那兒知道了,肯定覺得我們做得不好。”
眾人互相看看,覺得也是。
封淩又說了幾個點,讓一群人按著吩咐來。幾個官老爺實在是沒法一口氣記下,見封淩紙上也有些,趕緊叫人拿了筆墨過來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