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辛夷的一切成長,靠著她自己和封淩。
她隻能說錦上添花,給傅辛夷更多點補償罷了。她能做什麼呢?她什麼都做不了。
封淩沉默著想,太上皇也很在意這一點。心中還留存一絲善意的人,才會覺得難過,才會懊惱自己什麼都做不了。隻是有的人心存善意努力去彌補,有的人把這點懊惱留了一輩子不管不顧,恍若無事。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們要考慮的是大局。傅辛夷和她娘當年所遭受的一切,在大局之下,隻能走到肖先生被淩遲的這一步,再也無法往下走。
“封大人不一樣。”皇太後眼皮微動了動,“封大人睚眥必報,十年不晚。”
封淩神情看不出一點變化,警惕意識卻瞬間拉到了滿值。
如果說當年的十二和現在的十二一樣,都並不執意要自己的性命,那這天底下還有人可能會趁機要自己的命。一是留了後手的太上皇,另一個就是現在的皇太後。
他們幾乎擁有一樣的擔憂,是站在十二身後的那種自以為是的擔憂。
他們小瞧十二,更警惕於他的個性。
誰都知道封大人在成為狀元之前幹過點什麼事情,更知道封大人在為官後幹過什麼事情。順他者昌,逆他者現在不亡,過幾天亡也一樣。
臣子和皇帝可能一輩子沒矛盾麼?
不可能的。
但要是這個矛盾大於天,皇帝被臣子搞死了怎麼辦?不如提早把臣子幹掉。
封淩想著宮殿裏空無一人,想到了錦衣衛。
要是這兒有錦衣衛,他是真打不過的。要是他脅迫皇太後,那錦衣衛放過了他,皇帝回頭也不會放過他。他挾持的可是皇帝的親娘。
他考了過皇帝,沒考慮皇後,主要是想著皇後對傅辛夷實在太好了。她對傅辛夷的好幾乎是習以為常狀態,視若己出。
以前視若己出是同情,後來視若己出是愧疚,今後視若己出算什麼呢?
封淩對皇帝解釋了很多,對皇後卻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說。這一位女子對傅辛夷好了一輩子,誰想有朝一日會對傅辛夷的夫君痛下殺手。
人啊,總是會變。
兩人沉默了半響,還是封淩率先開口:“臣確實睚眥必報,算不得什麼好人。臣也知道很多事情,但有的時候,有的人和東西都不能碰。”
皇太後輕歎了口氣。
確實,那麼多年來封淩也沒怪罪皇帝,反而一直輔佐著。
封淩跟著皇太後一塊兒歎氣:“陛下過去找臣談過很多回。男子或許看得多了,以至於想得多了,會考慮更加周全一些。臣愛天下百姓,也崇敬陛下,自是多想著大局。”
這回輪到皇太後不說話了。
皇太後不說話,封淩更不可能叭叭叭講個不停。
地位在這兒,他說多了回頭真擔心自己走不出宮殿門。
片刻之後,皇太後說:“其實我至今不知道,是不是陛下害死的詩詩。他是真的後知後覺才護著,還是刻意當年借刀殺人。”
傅辛夷的一切成長,靠著她自己和封淩。
她隻能說錦上添花,給傅辛夷更多點補償罷了。她能做什麼呢?她什麼都做不了。
封淩沉默著想,太上皇也很在意這一點。心中還留存一絲善意的人,才會覺得難過,才會懊惱自己什麼都做不了。隻是有的人心存善意努力去彌補,有的人把這點懊惱留了一輩子不管不顧,恍若無事。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們要考慮的是大局。傅辛夷和她娘當年所遭受的一切,在大局之下,隻能走到肖先生被淩遲的這一步,再也無法往下走。
“封大人不一樣。”皇太後眼皮微動了動,“封大人睚眥必報,十年不晚。”
封淩神情看不出一點變化,警惕意識卻瞬間拉到了滿值。
如果說當年的十二和現在的十二一樣,都並不執意要自己的性命,那這天底下還有人可能會趁機要自己的命。一是留了後手的太上皇,另一個就是現在的皇太後。
他們幾乎擁有一樣的擔憂,是站在十二身後的那種自以為是的擔憂。
他們小瞧十二,更警惕於他的個性。
誰都知道封大人在成為狀元之前幹過點什麼事情,更知道封大人在為官後幹過什麼事情。順他者昌,逆他者現在不亡,過幾天亡也一樣。
臣子和皇帝可能一輩子沒矛盾麼?
不可能的。
但要是這個矛盾大於天,皇帝被臣子搞死了怎麼辦?不如提早把臣子幹掉。
封淩想著宮殿裏空無一人,想到了錦衣衛。
要是這兒有錦衣衛,他是真打不過的。要是他脅迫皇太後,那錦衣衛放過了他,皇帝回頭也不會放過他。他挾持的可是皇帝的親娘。
他考了過皇帝,沒考慮皇後,主要是想著皇後對傅辛夷實在太好了。她對傅辛夷的好幾乎是習以為常狀態,視若己出。
以前視若己出是同情,後來視若己出是愧疚,今後視若己出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