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權衡了一番後,找了一個曾經跟自己私交很深的,仍然當權的領導人,給人事局的一把手打了個招呼,這個人的地位肯定比人事局的局長要高,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作為人事局的一把手肯定知道和諧的重要性,可以不做事,但是,絕對不能得罪同僚,尤其是比自己級別還高的領導,官官相衛,那才是真諦。
一把手局長不知道跟打招呼的領導是怎麼溝通的,反正高飛的父親對人事局一把手的回話感到很滿意,也就是暫時同意對高飛的調整。
所以,秦書凱回來以後,就開了黨組會,對高飛進行了調整。
高飛到了別的科室做了副科長,在別人的眼裏應該是很丟麵子的事情,可是現在高飛卻根本不當回事,似乎比以前活的更瀟灑,不用做任何事,就是甩著兩隻大手,在單位的各個科室裏頭亂串,整是一副心情很好的樣子。
單位裏的其他人都有點看不明白,秦書凱也就更不明白,時間長了,大家就,這個高飛,明明是平級調整,卻整的像是被提拔一樣高興,是不是腦袋進水了,高飛聽到這種議論,卻不屑一顧的,你們這些嘍囉懂什麼,我不升官,還不許我高興,真是管的太寬了,時間長了,大家的注意力也就分散到別的事情上了,對高飛的事情也就不再像以前一樣熱烈的議論了。
人事局的一把手主任經過市委組織部的考察等環節後,被提拔當了副縣長。
一把手的提拔,讓劉大明看到了希望,於是加大到市區拉關係的密度,每個星期都到市委組織部,拜訪自己的老同學賈仁達,請求在仕途上給自己提供幫忙。
一個幹部,能爬到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位置,肯定有一套處事原則和升官的法則,否則,也不可能到這個位置。
賈仁達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考慮了很久。後來,賈仁達去了普水一趟,以調研的名義對普水的幹部工作進行了調研,普水縣委書記、副書記、組織部長等都全程陪同了調研。
晚上,市縣領導坐在一起交流調研情況的時候,賈仁達和縣委書記假裝是閑聊的時候,跟普水的縣委書記提到了一件事,自己大學的時候一位老同學,跟自己的關係非常好,在普水副科級幹部很多年,不止一次的跟自己開玩笑,以前同學的時候,大家都處的不錯,現在,走進社會以後,有本事的人就看出來了,發展的比自己好。
賈仁達,其實,這位同學這句話是謙虛了,自己隻是運氣好點,其他的各方麵工作能力也跟他不相上下,原本以為,這幾年,這位同學也會得到提拔,沒想到,到現在都還是原地不動,白了,還是因為沒能進入領導人的眼簾而已。
賈仁達最後,對於有真材實幹的人,就是照顧性的,也該給他一個級別,這樣才能調動幹部幹事的積極性。
都是官場的人,任何話點到為止。
賈仁達表麵上是跟縣委書記東拉西扯的閑聊,其實話的目的,縣委書記當然是能聽得出來的。
能做到縣委書記這個級別,也不是什麼笨人,肯定能理解賈仁達話裏的蘊含的意思,就對坐在旁邊的常委組織部長,有個時間把這個同誌考察一下,能提拔的就提拔。
一個科級幹部的提拔,對縣委書記這個級別的領導來,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賈仁達走後沒幾,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到人事局召開了中層以上幹部工作會議,宣布在一把手考察研究之前,人事局暫時由劉大明主持工作,希望人事局全體幹部以大局為重,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