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書凱,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王誌剛主任是不是知道趙長貴這麼幹,這決定著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呂大蕾,你放心,明一定幫你搞清楚。
第二,呂大蕾就回話,真沒想到這件事王誌剛也是同意這意見的,所以暫時情況下,你就不要糾結這個問題了,先等一段時間看看形勢變化再吧。
秦書凱見事態跟自己猜測的一樣,心裏很失望的,原來指望做了處長,能認真負責好這個項目,做點實實在在的事,為全市400萬人民做點實事,為全市的工業發展做點實事,為讓更多的大項目落戶本市做點實實在在的事,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自從知道自己將做這個高新技術處的處長,秦書凱為這個項目花了大多的時間,到最後是這個結果,肯定不甘心,可是官場就是這樣,下屬能做的就是服從。
呂大蕾聽出秦書凱話裏的不快樂,就,這樣安排,明領導班子裏麵有人建議被王誌剛采納了,既然如此,你就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園區申報上麵,作為處長,你就安排下麵的人去配合吧,什麼叫配合,就是什麼事都不做。
秦書凱知道自己現在隻能是這樣,也許這是最好的辦法,就不高興地,謝謝主任,自己知道怎麼去做的。
呂大蕾後來,秦書凱,現在即將到年底了,扶貧點那兒你也去看看,幫助村裏做點實實在在的事,看看需要慰問什麼,拿出具體的扶貧意見,需要多少資金和物質,到時候好到黨組會議討論。
因為機關丨黨丨委書記調動到別的單位以後,市委一直沒有配新的書記,所以機關丨黨丨委的事一直是呂大蕾分管,扶貧的事還在秦書凱的手裏。
秦書凱聽了呂大蕾的建議,明白了呂大蕾的意思,她想讓自己在這種時候,先避一避,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也許這是最好的辦法。
項目申報現在不需要自己了,即便需要那也是給別的人打工,隻能就以扶貧需要調研的名義,到村裏去了一趟,找個理由脫離這個項目,因為這個項目按照以前的方式去爭取,肯定會出事的,自己沒必要染指這一切。
秦書凱走之前,到了胡大鬆那兒彙報了一次,胡大鬆也,這是最好的辦法,坐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是目前的上上之選。
胡大鬆現在知道,要想改變現在的狀況,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伍超等人在項目爭取過程中出點事,那麼變數就很大。
秦書凱按照胡大鬆的提醒,到趙長貴那裏做了彙報,春節快到了,自己當時扶貧的村需要駐村調研一段時間,項目上的事已經和劉守則副處長做了詳細的交代,高新技術處不管人和事全力支持伍超處長。
趙長貴知道秦書凱的想法,沒占到便宜想要撒手,現在秦書凱要退一步,對自己來未必不是好事情,秦書凱畢竟不是自己圈內的人,自己不待見秦書凱,秦書凱也就不會過分的聽自己的話,很多單位處長和分管領導鬧的很不快和的事也很多,因為處長表麵上是自己的下屬,但是他的任命什麼的也不是分管領導決定的,所以處長不聽分管領導的話的事很多,就像今,趙長貴知道自己不管是不是答應,對於秦書凱來,都是非走不可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有了這個想法,趙長貴也就裝著很輕鬆的樣子同意了。
任何事的變化都有其原因。
王誌剛為何改變初衷,不讓秦書凱負責高新技術園區項目申報,繼續讓眾人都不看好的伍超負責此事呢?難道是因為受了伍超的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