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節(1 / 2)

作為一個對事業沒什麼野心的女人來,感情上的一些事情就是她生活的中心,當聽王子謙出他的父母反對兩人在一起的話之後,劉丹丹一直是坐臥不寧的,思考了很久,她認為自己必須要想辦法讓兩位老人改變主意才行,遇山拆山,遇河搭橋,這世上隻有不想幹的事情,沒有幹不成的事情。

劉丹丹心裏也仔細的盤算過,自己雖然是個二婚,可是自己的家庭條件不錯,工作單位也不錯,有自己名下的房子和車子,依照王子謙的普通家庭跟自己湊成一對,王子謙也不算怎麼吃虧,王子謙的父母之所以不同意兩人之間的事情,無非是因為王子謙是個夥子,而自己是個二婚,她要盡力的服兩位老人,隻有經曆過婚姻的女人,才會更加珍惜現有的婚姻,這是一個難得的優勢,怎麼會是缺點呢。

這就是劉丹丹的思維方式,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她總是能找出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即便是所有人都跟她的觀點相左,她也無所謂,隻要她自己覺的,這樣的想法對自己有利就行。

王子謙的家,住在普安市的東郊附近,那裏是城鄉結合處,連個像樣的門牌都沒有,劉丹丹一路開車打聽著,總算是找到了王子謙的家。一個看起來幽靜的院子,院門外一片空地上,長著不少蔬菜,西紅柿和青椒紅紅綠綠的鋪滿一地,看上去倒也很是惹眼,一片靠近門口的地上是蔥和絲瓜,絲瓜藤繞著搭好的架子,扶搖直上,一直繞進了院子裏。

兩扇木門是斑駁的,看上去似乎有些年頭了,門上還貼著過年時的一副對聯,左邊是“勞動門第春常在”,右邊是“勤儉人家慶有餘”,盡管經過雨水的浸泡,對聯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鮮豔色彩,這字跡卻還是很清晰的。

劉丹丹把這副對聯看在眼裏,心裏不由底氣十足起來,原本聽王子謙起他的父母,也算是個有工作的城市人,盡管社會地位低些,到底有個穩定工作,現在到他家一看,這對老夫妻,充其量也就算是半城半鄉的半吊子城裏人罷了。

當地的村民原本都是農民,隻是因為這幾年房地產發達,市委市政府又崇尚開發新城麵積,把原本的市區擴大化的發展戰略,像王子謙家附近的這幫農民土地被劃撥後,當地政府為了照顧失去農民的生活,於是就近在開發好的地段上,一些企業裏頭照顧安置些本地居民。

王子謙的父母就屬於此類情況,失去土地後,拿到了一些微薄的土地補償金,在政府的照顧下,現在家附近的企業裏上班混點生活費罷了。根本不是王子謙吹牛的是什麼工作人員,***,這有什麼好隱瞞自己的,結婚後你想隱瞞也隱瞞不了。

鄧禹南陽來,仗策歸光武。孔明臥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現在的王子謙地劉丹丹來,那是大紅紙擦破股,樣樣紅。根本不會考慮王子謙的什麼不足。

劉丹丹站在門前,給自己鼓了氣,讓後把手伸向那扇斑駁的木門,重重的敲了兩下,沒有聲音,於是又重重的敲了兩下,同時裝著很是有禮貌的樣子問,有人嗎?

過了一會兒,院子裏傳來王子謙母親的聲音,誰呀?

劉丹丹不出聲,對於這樣的問話,她故意裝著沒聽見,所以沒有回答,再反正一開門就看見了,何必要多這一句。畢竟,聽王子謙他的父母對自己是很不感興趣的。

王子謙的母親打開門,一眼看見站在門口的竟然是劉丹丹,顯然是吃驚不,她一時不知該不該招呼這位客人進來,愣了一會兒,於是轉頭衝著屋裏喊了一聲,孩他爸,有客人來了。